在商界,王文银的名字曾经如雷贯耳,头顶“世界铜王”的光环,掌控着全球5%的铜矿资源,其正威集团在2021年更是以7227亿的年营收傲视群雄,力压华为,荣登广东民企榜首,世界500强排名第68位。然而,仅仅四年光景,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千亿富豪,却陷入了连1亿工程款都难以支付的窘境,被法院32次列为“老赖”,私人飞机被查封,豪华别墅无人问津,甚至连最后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也被强制划走抵债。
这位从安徽农村走出的传奇人物,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呢?时间倒回至1993年,26岁的王文银揣着满是汗渍的500元人民币,蜗居在深圳罗湖口岸的廉价旅馆里,潜心研究着《矿产资源分布图》。白天,他在一家港资工厂担任仓库管理员,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将上万种物料编码烂熟于心,很快便被一家日资企业高薪挖走。两年后,他用积攒下来的500万元创办了正威集团,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豪赌。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全国,铜价一落千丈,跌至冰点。在众人避之不及的时候,王文银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抵押全部身家,买下江西一座濒临破产的铜矿。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然而,仅仅一年后,铜价暴涨8倍,这笔投资为他带来了上百亿的巨额财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铜价再次暴跌至2800美元/吨。王文银故技重施,再次出手,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收购铜矿资源,包括刚果(金)的露天矿、智利的矿井以及澳大利亚的勘探权。到2016年,他已经掌控了全球5%的铜矿资源,相当于中国三年的用量总和,“世界铜王”的名号也随之响彻商界。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在四川广安,号称投资550亿的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实际落地资金却寥寥无几,当地招商官员无奈地表示:“签约比春晚还热闹,生产线比熊猫还稀有。”江苏海安的产业园更是被曝出2022年用电量仅相当于六家奶茶店的总和,引来网友的嘲讽,称其为“全球最环保铜工厂”。
2017年,恒大集团的危机初现端倪,许家印向王文银抛出了“战投橄榄枝”。王文银豪掷50亿入股恒大,甚至还在深圳总部为许家印打造了一间同款办公室,并亲笔题写了一首藏头诗“许家印卓越且伟大”挂在墙上。此后的六年时间里,两人深度捆绑,成为了“资本连体婴”。王文银利用铜矿估值套取银行授信,许家印则利用配套住宅用地炒高房价,双方合谋“产城融合”的概念,以此来推高股价。
在贵州双龙航空港,规划年产10万吨铜线的项目,最终只留下了荒草丛生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世界500强”招牌。一位垫资3000万的包工头哭诉道:“讨债讨到老婆都要离婚了!”
到2021年,恒大集团彻底暴雷,王文银已经向恒大输血高达1300亿,其中863亿的股权投资和300亿的担保全部被拖垮。他原本想将债务转化为恒大股票,以此来翻身,却不料2022年恒大市值蒸发超过90%,900亿的投资瞬间归零。
2023年,山东枣庄法院因正威集团拖欠中建八局1.03亿工程款,对王文银下达了限高令。这位曾经坐拥“10万亿矿产”的巨富,如今连高铁都不能乘坐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正威集团宣称的3000万吨铜储量,实际上只是一个巨大的泡影,电解铜全部依赖于外购。2021年高达7000亿的营收中,93%是关联交易,净利润仅为1亿,利润率不足0.01%。深圳总部被反复抵押给七家银行,员工被拖欠数月工资,工厂甚至组织员工拔草,以此来应付领导视察。
2024年,刚果(金)政府冻结了正威集团的矿山,铜加工业务一落千丈。2025年8月,王文银持有的3258万股九鼎新材股票被法院强制划转,市值2.3亿,甚至还不到债务的零头。
他卸任了238家公司的法人,妻子名下92亿股权遭到冻结,位于深圳香蜜湖的豪华别墅三次流拍,从最初的6000万降至4500万,仍然无人问津。
截至2025年中,王文银个人被执行记录高达32次,企业被执行超过70次,总负债高达2300亿,而账上现金却不足50亿。曾经指挥着十万平方公里矿山的“铜王”,如今名下12处矿权全部被轮候查封。
在贵阳银行30亿贷款纠纷的起诉书中,有28亿资金转入离岸账户后神秘消失。有网友犀利地评论道:“哪里是什么铜王?分明就是‘空王’!”而那个陪他赌完人生的许家印,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