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心不人,以他人为献寄~出自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心不人,以他人为献寄~出自哪?后句可能有点问题~大概意思就这样了~谢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
下一句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橐,音:驼。龠,音:月)。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空着的时候,能够保持可以作为的状态。
鼓动的时候,则能充分发挥足够的效果。
妄言、妄作会产生偏颇、分别心,则容易使自己功能不足。
不如谨守中庸之道,合理适度的作为。
此文之前两句,讲述「本体」,后三句则描述「运用」之道。
* 橐龠(一种口袋状的有孔乐器--类似陶笛)
* 天地运作,不住一切相:
太阳每天早晨自东方升起,平等地照耀大地与万物互作,自然
的释放能量与光明。无分无别;包容 一切现象的发生及对待
;遇密云暴雨碍其行事之时,因其本来 就无所求,故亦无可
损失;永远热情的活着。清晨时生、黄昏 时灭,太阳永远存
在,亦可谓之『不生不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