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其中四立是每个季节的开始。
立春:斗指寅;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那天开始,分别标志进入春,夏,秋,冬。
立春: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舂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立夏在每年阳历5月5日或6日。立夏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夏季开始,二是指万物至此皆已长大,“夏”原意为“大”之意。立夏时节炎暑将临,气温升高,雷雨增多,动植物进入生长旺季。但是,全国各地冷暧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立秋在每年阳历8月7日或8日。立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秋是肃杀的季节。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立冬在每年阳历11月7日或8日。“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