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欧盟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从2028年1月1日开始,将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这个决定标志着欧盟能源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尽管俄乌冲突已持续近四年,欧盟在石油方面已基本摆脱对俄依赖,但在天然气,尤其是液化天然气(LNG)上,俄罗斯仍是欧盟最大的供应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盟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花费了约58亿美元,比前一年还多了11亿美元。
这反映出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仍有相当的依赖。
促使欧盟下此决心的,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美国持续推动欧盟全面禁止俄罗斯能源,以在经济上削弱俄罗斯。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也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因此,尽管面临挑战,多数成员国还是认为,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是必须走的一步。
当然,如此重大的政策调整并非一蹴而就。欧盟的“禁气”计划被设计成一个分阶段实施的过程。第一阶段将从2026年1月1日启动。
对于那些已签订的合同,欧盟也给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过渡期:在2025年6月17日前签订的短期合同,可以执行到2026年6月17日;而长期合同则能延续到2028年1月1日,也就是全面禁令生效前。不过,这份关乎欧洲能源未来的法案文本,还需要经过欧洲议会的最终审批才能正式生效。
欧盟理事会在解释这一决定时明确指出,俄罗斯曾多次将天然气供应作为政治工具,中断对欧洲的供气,这不仅扰乱了欧洲能源市场,也对各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这项从2028年起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法规,已成为欧盟推动能源系统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的核心举措。其根本目的,是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自主。
这一禁令在欧洲内部获得了广泛支持,许多国家认为,此举能有效减少俄罗斯的财政收入,间接削弱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能力。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俄罗斯长期依靠能源收入支撑战争,逐步停止进口俄天然气不仅是为了能源独立,更是为了提升欧洲的整体安全与稳定性。
然而,并非所有成员国都对这项禁令表示欢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两国就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高度依赖价格相对低廉的俄罗斯能源。在过去被迫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时,他们就曾表达过强烈的不满。
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是欧盟中唯二还在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匈牙利外交与贸易部长西雅尔多·彼得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批评称,这项所谓的“能源系统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计划”,是在破坏他们安全的能源供应,而所谓的“多元化”,不过是切断了他们重要的石油供应路线,欧盟委员会根本没有考虑到这对成员国能源安全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欧盟理事会深知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特殊处境,因此在拟议法规时,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例如,虽然与俄罗斯签订的现有天然气合同原则上不能修改,但对于像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样受近期供应路线变化影响的内陆成员国,法规赋予了他们特殊的灵活性,允许他们在现有合同中调整并增加俄罗斯天然气的供应量。
此外,欧盟理事会还提出,那些仍在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成员国,需要制定具体的能源多元化方案,说明如何寻找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对于仍在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欧盟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并希望它们能在2028年之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
在过渡期间,欧盟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禁令的有效实施。包括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进行额外的检查和审查,建立严密的监控机制,防止俄罗斯天然气通过欧洲转运至其他市场。
更进一步,欧盟还计划推行“事先授权制度”:非俄罗斯天然气进入欧盟前需提前5天提交相关信息,而俄罗斯天然气则需提前至少1个月。对于混合液化天然气货物,甚至需要标明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和非俄罗斯天然气的具体比例,只有非俄罗斯部分才被允许进入欧盟市场。
欧盟决定在2028年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显示出其实现能源独立的坚定态度。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
除了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的明确反对外,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足够且稳定的替代能源。同时,还要控制能源成本,避免对经济和民生造成过大冲击。
未来几年,欧盟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