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曹德旺前往香港出差,受到经销商王总的款待。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龙虾、鱼翅和鲍鱼,饭后还有十多个靓女供曹德旺挑选。曹德旺心中疑虑:这样的场面可能隐藏着猫腻。
福耀玻璃的前身是福清市的一家乡镇企业,名为高山玻璃厂。由于经营不善,曹德旺接手了这家企业并将其更名为福耀。
起初,福耀主要生产水表、电表等玻璃产品。曾经有一次,曹德旺带着母亲去武夷山旅游,由于母亲携带拐杖,打的士时司机担心拐杖会损坏汽车玻璃,对曹德旺说:“小心点,这玻璃可贵了,而且没有备用玻璃,会耽误事情!”
曹德旺对此非常敏感,意识到汽车玻璃有商机。他了解到汽车玻璃的价格后,决定将其纳入福耀的重点工作领域。
福耀开始转型生产汽车玻璃,并迅速成为中国汽车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为了最大化利润,公司将汽车玻璃的边角料提供给其他厂商制作其他玻璃制品。
曹德旺此次前往香港是为了签署新的汽车玻璃、边角料和景观玻璃等产品合同。虽然这些订单金额并不大,对曹德旺和福耀来说只是小单,但对经销商王总来说,曹德旺是一个能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重要人物。
于是,王总精心安排了一场招待曹德旺的饭局。他选择了一家正宗的闽南特色餐厅,摆满了美味佳肴。随后,他又安排了一家高端会所,供曹德旺随意挑选约十几位靓女,正如之前提到的情景。
曹德旺明白这次的小订单,王总却异常周到,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曹德旺心中猜测:王总可能有求于我,他们这样热情招待我背后肯定有猫腻。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生意人,曹德旺早已习惯了大场面。他意识到王总隐藏着某种目的,因此毫不客气地对王总说:“王总,我是个传统的人,不习惯这些花哨的手段。”
曹德旺站起身,拿出几张钞票递给身边的靓女,然后离开了。王总看到这情况,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失败了,于是迅速追了出去。
王总安排曹德旺去当地的一家茶馆,曹德旺知道王总有事找他,于是直接开口说道:“王总,有什么话就直说,不必隐瞒!”
王总吞吞吐吐地说:“你们的玻璃边角余料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我的生意!”
曹德旺心里明白,边角余料本来就是次要的材料,价格已经很低了。难道王总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些废旧玻璃边角余料?
聪明的曹德旺通过一些话语成功地套出了实情,他得知王总利用从福耀采购的废旧玻璃边角余料制作地灯玻璃,并以高价销往海外。
曹德旺沉思了片刻,对王总说:“我们可以控制边角余料的质量,但价格至少要提高到1块钱。这样可以保证你的产品质量,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订单。”
王总本想再讨价还价,但曹德旺态度坚定,再加上他自己销售价是3块钱,利润空间还是有的。于是,王总点头同意了曹德旺的建议。
这次香港之行,曹德旺不仅签下了订单,还让之前的边角余料获得了更高的价值。他还将经销商王总招待他的事情写成了公司招待客户的案例,以警示大家:招待客户要把握分寸,过火则适得其反!
虽然商界人士通常都精明算计,但诚信是最基本的要素。否则,再巧妙的伎俩也会被揭穿,到头来只会付出代价。
曹德旺一生专注于汽车玻璃产业,将福耀集团发展成了世界汽车玻璃领域的前三强企业,为中国的汽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说:“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在事业成功后,对社会和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否则,你只能算作一个土豪。”
除了商业成功,曹德旺也在中国的慈善事业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首善”,他捐款超过300亿人民币,独占中国企业家的慷慨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