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宣布大幅涨薪,真的该叫好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24-01-11 03:20:33

原标题:京东宣布大幅涨薪,真的该叫好吗?

前段时间,京东宣布给京东零售全员、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涨薪。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全网热议。在拼多多等竞争对手来势汹汹的压力之下,不得不进行的采销体系组织变革,真的能达到激励的效果吗?

近期,京东集团宣布,2024年1月1日起,京东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涨近100%,京东零售全员平均加薪将不低于20%。

消息一经发出,迅速引发全网热议,在这个充斥着裁员、降薪的“寒冬”,京东的涨薪无疑是点了一支“火把”。

那么,京东有底气加薪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出位之举将为他们带来什么?

一、京东不躺平

京东公布了更为详细的薪酬调整计划:采销等一线员工,将原月度绩效工资、浮动年终奖均增加到固定薪酬中,并享受4倍月薪的固定年终奖,调整后年度固定薪酬涨幅接近100%,提高业务人员的基础待遇。此外,对于业务激励,京东更是采取了上不封顶的原则,即以不封顶的方式拉涨了浮动薪,鼓励员工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京东发出“采销召集令”,喊话离职的采销员工称“回家即加薪”。

2023年,互联网头部电商的格局重新洗牌和拼多多的崛起,着实给阿里巴巴和京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竞争对手如此强势,不躺平的京东也没闲着,频频出招,积极寻求改变,包括东哥内部的“绝不躺平”讲话,向拼多多学习“仅退款”服务等。当然,诸多的举措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涨薪。

二、内因——采销体系组织变革

京东的上述动作并非偶然。

我们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对京东采销体系组织变革进行过点评,我们预测京东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解决作战单元的激励问题。京东要想让员工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增加员工的投入度,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收益。

京东的逻辑与其他平台型电商的逻辑不同,阿里等电商是平台型逻辑,以撮合交易为主,平台并不需要承担进、销、存、物流的风险;而京东是典型的自营电商逻辑,需要进、销、存、物流的全链条管理。所以采购和销售就成了京东电商的关键,采购控制着商品的上游,决定着进货;而销售控制了商品的下游,决定着出货。对于京东来说,控制了这两端很大程度上就控制住了交易的链条,所以,对这两端进行强激励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不出所料,京东的下一步果然是做激励,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测。但问题是,单纯提高员工固定薪酬的激励方式真的合理吗?

单纯提高固定薪酬无疑是操作最简单、员工最欢迎的,但其风险在于,其有点“大赦天下”的感觉,未必能够起到奖勤罚懒激励效果,更可能会因为需要支付大量的固定人工成本而降低企业的人效。

我们再说简单一点,如果有一笔预算来加薪,更合理的选择似乎是通过更加精细的绩效考核系统来进行“差异化加薪”,按照价值贡献倾斜奖励能人。如此一来,企业既能通过加薪来提升员工士气,也能传递企业的价值导向,升级企业文化。

当然,通过提升固薪来激励,也并非不能达到上述效果。但这里有个前提——企业的职级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必须有极强的甄别能力。换言之,企业把区别员工价值贡献的重点放在任职资格上,而非绩效考核上。一旦符合某个职级职等的任职资格,那么,企业就默认他有相应的绩效产出。

从逻辑上推测,京东应该是选择了这一条路。

三、外因——竞争对手来势汹汹

11月28日,拼多多凭借三季报业绩的强劲表现,美股持续暴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拼多多市值为1943.9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为1974.0亿美元,而京东市值仅为454.7亿美元,远低于竞争对手。

在盈利方面,阿里巴巴虽然近两年利润有所下滑,但由于前期积累的资源较多,市场份额最大,利润仍然最高。反观京东在追赶阿里的途中,杀出个“拦路虎”拼多多,其凭借低价和“仅退款”的便捷服务迅速抢占互联网电商市场,这给了2020年原本看似形势大好的京东当头一棒。拼多多在疫情三年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而且2022年净利润实现了3倍以上的增长。

图1:2018-2022年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净利润对比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整理,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财报

曾经,阿里是电商的龙头,市场占有率最高,人均净利也是最高的,近五年市场逐渐被竞争对手瓜分。整体来看,阿里人效呈下降趋势,但人效依然压制京东;拼多多人均净利增长迅速,这也说明拼多多利润增长明显快于企业人数增长,其人效(人均净利口径)大幅增长,2020年后,已然反超阿里和京东,且差距还在扩大,2022年,拼多多的人均净利大约是阿里巴巴的10倍,而阿里巴巴的人均净利大约是京东的10倍。反观京东,受限于庞大的员工团队,近5年,其人效变化甚微,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人效趋势,京东都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图2:2018-2022年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人均净利对比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整理,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财报

三家企业商业模式不同,但大家都在电商的赛道里竞争,要胜出,只能放大自己的优势。2023年,阿里巴巴在收缩业务,重新聚焦于电商,拼多多几乎All In电商和物流业务,京东应该何去何从?自然是做强自己的自营能力,继续用低价、高质、快速交货来突围。所以,利用加薪的方式留住员工,提升士气,避免人才的流失,似乎就是合理的选择了。如果连这群“兄弟”都没了,那强东哥这些年打下的江山可就守不住了。

但问题是,在人上面砸的钱,能否升级京东的“自营能力”?能否转化为京东赖以生存的“用户体验”?这里,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逻辑闭环,当然,我们也期待京东后续的行动。

四、激励的正途

京东在这样的时候决定涨薪,既是不躺平的京东聚焦零售业务的决心,也是强东哥回归后做大做强京东的野心。这在当下互联网企业普遍谨小慎微、心气不高的大环境下,值得赞许。

但我们依然要强调,激励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差异化的激励,才能真正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所以,京东的这种激励对象是正确的,但激励方式有待商榷。即使他们选择依赖职级体系和任职资格来甄别员工的价值贡献,这种方式也很难做到精细。所以,我们不建议老板直接给员工加固定薪,这种撒钱的行为大多都是无用功。

我们看到的激励的进化方向是“市场化激励”,即让能打粮食的员工以项目形式组建经营单元,与公司共创价值、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一方面,可以让员工以对赌方式进行投入,产生 “钱在哪里,心在哪里”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超额利润分享的权限,为员工产生近似合伙人的收益。

正确的激励应该是,降低员工的固定薪酬,大幅提高浮动薪酬的空间,只要能面对用户“打粮食”,就应给予高额激励。只有合理设计“市场化激励机制”,才能让员工具备“自驱力”,实现“人人都是自己的CEO”的效果,让能者“多劳”也“多得”,从而提高企业人效,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显然,这种改变虽然会让员工不安,但如果给予更大的事业和利益诱惑,员工中的“能人”自然会接招,这也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模式应该导向的。在平台型组织中,员工最终的角色应该是合伙人,而员工最终收入的主要部分应该是超利。

我们在与相关可靠信源的接触过程中,得知刘强东个人对于京东的组织与人力资源工作有极强的控制力,他甚至会亲自上手深入到这类政策的设计细节,所以,这方面能否有所突破,“遥控器”其实都在他的手中。要不要行动,何时行动,就看他作为企业家对于时机的感觉了。

专栏作家

穆胜,微信公众号:穆胜事务所(ID:hrm-yu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平台型组织:释放个体与组织的潜能》作者,互联网商业模式和组织转型研究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 5月28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
原创 A... 昨夜的美股高歌猛进,虽然这与A股的关系不大,但是美股大型科技股的上涨跟我们多少还有些关联吧,比如说看...
原创 深...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800字) 近期,深蓝汽车可谓连遭舆论风波。...
原创 武... 武清,已经找到了楼市“甜区”。 今年以来,大打改善牌,核心地段的改善洋房掀起一股热潮。 城投春上...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
李彦宏念念不忘,百度电商重启在... 文/华尔街科技眼 Leon 临近6.18大促,各大平台、商家都开始了预热。网红罗永浩于5月23日...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加拿大非常希望成为美国“金...
煤炭板块午后逆势上行,国企红利... 5月28日,三大股指午后小幅走低,而国企红利板块逆势上涨。截至下午13:30,国企红利ETF(159...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精致时代下,国际品牌如何赢得中... 汇聚行业论坛洞察,解读前沿报告观点,提炼关键趋势,为您呈现深度思考与精准研判。 作者|Huiyan ...
重磅!牧原递交港股IPO申请,... ..................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牧原股份提到,按...
东南亚消费者为何愿为猫人买单?... 在国货出海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怀揣着“品牌全球化”的野心踏浪而行。 当多数玩家困守低价红...
又一场暴风雨来临?日本长债拍卖... 周三,投资者屏息以待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因该国收益率波动持续冲击全球债券市场,全球借贷成本上周遭遇...
确认了!她接棒父亲任董事长 近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发布公告称,现年42岁的徐瑞泽接棒父亲徐恭藻,...
液相捕获技术掀起肿瘤精准医疗革... 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到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再到免...
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 5月27日,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53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1775.89亿元。 ...
阳光电源:5月27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阳光电源(300274)融资买入6679.61万元,融资偿还1.06亿元,...
新易盛:5月27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新易盛(300502)融资买入5.26亿元,融资偿还6.93亿元,融资净卖...
创业板系列指数走势分化,同类规...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7%,创业板指数上涨0.02%,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3%...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泰康绿通... 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品质就医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一家大民生工程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