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早在7月2日,特朗普就独自宣布与越南达成了所谓的关税协议,激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根据白宫的说法,这项贸易协议要求越南对其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而从其他国家(主要是针对来自中国的货物)转口到美国的商品,关税则高达40%。作为交换条件,越南需全面向美国市场开放,以零关税接纳美国商品。然而,直到7月11日,越南官方对此协议的具体细节仍未给出正式确认,仅表示双方已达成共识,这也使外界对协议的真实性产生了疑问。
接下来,特朗普政府觉得这种手法对付越南颇为“成功”,于是迅速决定将这种方式复制到其他国家。就在7月7日,他果断宣布要对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征收新的关税,税率介于25%到40%之间,并计划于8月1日实施。他甚至放言,若有国家敢于反击,便会进一步加重惩罚措施!
然而,情况在7月11日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当特朗普与越南最高领导人通话时,他突然反悔!原本两国谈判团队千辛万苦商定的11%税率,竟在通话中被他自己翻倍至20%(几乎是两倍的增加)!越南政府对此的反应可谓震惊、失望而愤怒。越南方表示,他们从未正式同意过20%的税率,双方也并未签署任何正式文件,之前所谈及的联合声明也未被公开。白宫方面迅速辩解称,越南事先已知情,但越南的官方报道仅提到公平贸易,根本未提及具体税率。
根据美媒的信息,特朗普显然无视了谈判团队原定的11%税率,轻率地在领导人通话中自作主张地将其翻倍。连美国前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对此也感到不可思议,批评这一行为简直是“摧毁了美国的谈判信誉”,让全球的商界人士倍感不安。前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哈里·布罗德曼则指出,特朗普这样的做法让未来谁还敢信任美国,而一些亚洲国家在私下里已经开始沟通,担心与美国达成的任何协议随时可能被推翻。
倘使征收20%的关税,越南每年向美国出口的超过1370亿美元(2022年数据)货物将受到重创,尤其对于那些从事服装与电子产品制造的工厂而言,打击尤为沉重。美国试图通过高关税政策迫使日本、韩国等国将高科技生产线迁至美国,同时也搅扰了亚洲各国(如RCEP协定内国家)共同做生意的计划。
归根结底,若越南过度向美国倾斜,或将面临“经济自残”的风险。越南的制造业高度依赖于中国的供应链,如果强行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进口,越南的产品竞争力势必会大幅下降。同时,美国还可能把越南的妥协经验推广至其他东南亚国家,迫使更多国家在中美之间选择立场。
那么,特朗普一再改变主意为何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呢?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应当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和立场。然而,他却选择忽视国际信用,随意变更协议。因此,不难理解,许多前任美国官员抨击特朗普的团队正在破坏美国近80年来建立的国际信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道理,与特朗普团队进行谈判时,一定要留有后路。既然美国不愿意遵守协议,那我们又凭什么要单方面履行承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