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好干成事业,你需要知道的6个步骤
刘润
2024-01-21 02:26:48

原标题:把爱好干成事业,你需要知道的6个步骤

观点 / 六神磊磊、刘润 主笔 / 尤安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第2131篇原创文章

最近在后台,发现很多读者留言,聊了自己的新年新打算。

其中最常见的,不是升职加薪,也不是跳槽创业,而是:稳中求进。

首先,是稳住。不被嫌老,不被裁员,稳住基本盘,稳住现金流。

现金流太细怎么办?它处求进。比如,内容创业去做自媒体,做个人IP,做内容。

看着没什么门槛和风险,想着还可以边上班边创作些自己喜欢的内容,写写拍拍,开开心心,就把钱挣了。

可是,等真的做了才发现:把爱好变成事业,太难了。

本来挺喜欢写作,可账号开好,每天到家却只想倒头就睡。好不容易逼自己日更了,又要担心发出去的东西数据不行。终于接到商单,又被甲方虐。终于,挣到了一点钱,内容的风向又变了。

很难,很累,很焦虑。怎么办?

恰好,前段时间,我的进化者栏目邀请到了一位同行:六神磊磊老师。

六神磊磊是谁?他是一个特别擅长聊金庸的自媒体原创作者,一个腾讯“大家”专栏作家,更是一个拥有百万粉丝、几乎篇篇10w+的公众号的创业者。

一个内容创业者,要怎么一步步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不同阶段,会面临哪些挑战?又能怎么解决?怎样才能在今天的环境下,不那么焦虑?

也许,六神磊磊的分享,会是一种值得你了解的答案。

他把爱好变成事业这一路,大概可以分成6个步骤:

一个爱好,一个“事儿”,一个工作,一个公司,一个事业,一个时代。

我们一步一步聊。

一个爱好

怎么把自己的爱好干成事业?

首先筛掉大部分人的第一步就是:先把爱好,变成一件事儿,做起来。

所以,在知道读金庸是六神磊磊从小的爱好之后,我的第一个好奇就是:

爱读金庸的人那么多,但以它为主写公众号、甚至创业的人却少之又少。你是怎么想起来干这个事儿的呢?

他说,一开始并没有当成创业。

那时,他还在新华社做记者,有次培训,一位老师说:“你们可以去写个公众号,很好玩,说不定还能挣钱。”

他说,他当时只信了半句:“很好玩”。刚好,当时他在读一本关于金庸的小书。

所以就为了“好玩”,写了一个金庸的号。想着把它当成一个小专栏,万一能有三五十,甚至一两百个朋友,在这里一起聊聊金庸,聊聊天,就特别开心。

好玩?所以,从一个爱好变成一个干起来的事儿,可以只靠“好玩”驱动吗?这样就能确保自己保持自律,一直创作一直更新吗?

当然不止。六神磊磊接着,还聊到了另一个驱动。

他说,这个号的稿子,一开始甚至都不是为了这个号专门写的。

那为什么写的?“200块钱”。

他说,在公众号刚开始的那一年多,单位刚好有个要求:每个月得写一篇读书笔记,一个季度坚持写完三篇,就能拿到200块钱。

于是,读书笔记坚持下来了,200块钱拿到了,顺便,公众号的文章也有了。

听到这里,牙有点痒。

一个百万粉丝公众号,要做到有多难?这么难的事,一开始居然不是靠头悬梁锥刺股,苦思冥想全力以赴,而是靠“很好玩”和“200块钱”坚持下来的。

原来,把爱好变成事业的第一关:让自己行动起来,可以如此简单。

一个真的能让自己开心的启动契机,一个每次都想拿到的即时奖励。

但是,转成全职工作之后,还能那么简单吗?

一个“事儿”

我问六神磊磊,在公众号上发过几篇稿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他说,在开始写公众号之后,大概到第两三个月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事儿。

一个,有可能做成一个小小的事业的事儿。

怎么意识到的?

他说,当时,他在成都开会,在从酒店走到会场时,听见前面有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拿着手机在读着什么,一边读还一边笑。

突然,他发现那是他自己写的一篇文章。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这个事儿,值得去做。

听起来,这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

当然不。六神磊磊说,其实,也有好多次想放弃。

为什么?写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有人看,有人喜欢,为什么还会想放弃?

如果你也做过内容原创,我猜你可能已经想到答案了:抄袭。

有爆款,就会有抄袭。一直有爆款,就会一直有抄袭。

自己辛辛苦苦写完,别人只需要复制粘贴,再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成了别人的。

那不是写了永远是别人的吗?这样写下去有什么意义?

于是,六神磊磊开始,一个一个去维权。找到一个,就联系一个,和抄袭的人说:

“你好,这是我写的,能不能请你加上我的名字。或者要不然你就删了。”

真有礼貌。但这样能解决抄袭吗?

六神磊磊说,他记得有个重庆的哥们回了他三句话:

一,“你还新华社的,怎么这么小气?我在帮你宣传啊。”

二,“我和你们x主任很熟。”

三,“都在重庆,抬头不见低头见,你至于吗?”

你小气。你小心。你至于吗。

放弃的念头,开始滋生。六神磊磊觉得没什么意思,不想再写。

那后来,为什么又接着干了呢?

他说,因为还是忍不住想表达,因为还是有人会鼓励你。说你写的挺好的,让你觉得还能接着写。

无力感,成就感。觉得想放弃,又觉得值得干。

所谓的坚持,从来不是一种单调的节奏,而是起起落落,反反复复。

怎样才能让自己在落到低点时,还能继续,还能反复,还能回到高点,或者起码继续下去?

六神磊磊说,他现在越来越觉得,坚持做一个事情,分两个部分:

你特别热爱的这个部分,要坚持下去,是容易的。

那些你热爱的,你擅长的,你梦想的东西,一直做下去,怎么会难呢?

难就难在,你愿不愿意为了这些东西,去坚持面对一些你不那么喜欢的部分。

比如,面对抄袭。一次次去维权,一次次去协调,哪怕很不喜欢,依然还是面对。

起起落落,反反复复。盯紧热爱的,直面痛苦的。

一个爱好,就这样被坚持着变成了一份工作。

甚至,发展出了一家自己的公司。

要开始挣钱了。

一个工作

先说挣钱。

很多内容创业者,一开始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创业,最后过渡到全职的。六神磊磊也是。

2016年,在公众号做了近3年时,六神磊磊选择离开了单位,开始全职做自己的公众号。

我问他:当时有压力吗?觉得这事儿能挣钱吗?不怕未来不稳定吗?

他和我说,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挣钱。

不但相信这事儿能挣钱,还想着要一年把过去五年的钱挣了。

那未来呢?不稳定怎么办?六神磊磊的“算法”也很简单:那后面的四年,就相当于是多出来的时间。

哪怕这个号马上就没了。他也多出四年,今后能干什么,可以慢慢想。

钱,时间,都在手上,多有底气。

有意思。这种“算法”很干脆,没什么内耗,好像怎么算都是赚。

可是,真的能赚吗?内容创业的门槛有多低,竞争就有多卷。怎么才能挣到钱?

于是我问六神磊磊,开始全职做公众号,甚至开始有了自己的公司之后,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什么呢?

他很大方地告诉我说,现在主要是广告投放,还会有一些商务合作,另外他个人还有出书版税。

今天,很多人一提内容创业,收入变现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接个广告、卖个课、带个货......为什么你主要选广告?

他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一个人做不过来。

那就交给别人做啊?

不行。六神磊磊说,我的内容。我自己喜欢参与得特别深。如果一个东西是别人弄的,我很可能会很难接受,需要全部推倒,自己重写一遍。

那效率低怎么办?产能受限怎么办?放弃本可以更多的收入,不遗憾吗?

他的态度,依然很干脆:顾不上了。如果可以接受弄到65分,当然可以做大,那也很棒。但他更能接受的,是一个东西要署上自己的名,一定要弄到90分,哪怕受限。

广告,节奏快,频次高,比起其他模式,需要他参与和交付的内容部分也没有那么重,所以选择以广告为主。

真好。很多内容创业者,在选择是否要全职做内容,走哪种商业模式时,都很难。会拖延、会内耗、会焦虑,会犯选择困难症。

但也许,了解自己,尊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并愿意为此舍弃不适合的,不失为一种解法。

了解。但干脆归干脆,广告这条路,也不好走啊。

广告,是有甲方的。

和甲方之间,有矛盾怎么办?

一个公司

众所周知,当爱好变成工作,甚至变成公司,赚钱,就变成了一个事关生死的大事。

钱从哪里来?甲方。

可是今天,不少内容创业者,尤其是一些刚起步的创业者,不一定能接到特别好的商单,遇到好沟通的甲方。

有时,他们甚至会接到一些自己心里根本不想写、甚至不敢写的产品。是不是还是得照着甲方需求写,写完还必须要夸成花,放链接?

很难受、很焦虑、很纠结。

我问六神磊磊:这种问题,你遇到过吗?你怎么处理的?

六神磊磊和我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本来应该从“很多年前,我第一个商单是xxx” 开始。但他忘了。

他说,很多年过去,他只记得钱。

当时,刚遇到有甲方来投放,他什么准备也没有。自己临时拍了个脑袋,和甲方说:

“我这投放有两种,一种是大的,整篇都写你 ,8000 块钱。一种是小的,文章最后给你贴个图片, 500 块钱。”

甲方说,给我来个大的。

等大的写完,一切搞定,对方转账了。转了500块钱。

六神磊磊说:“不对,你这是大的,大的是 8000 块钱。”

甲方说:“噢,这样啊,我误会了,我误会了。”

然后呢?没有然后。只有最后。

最后,那一单,就是收了 500 块钱。

一笔记到了今天的,500块钱。

就这么接受吗?六神磊磊没有聊“接受”,而是聊了另外一个词:“承受”:

在我们小,我们年轻,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本的时候,要承受一些东西,几乎是必然的。

怎么承受?知道责任不在你,别当回事儿,别内耗自己。

然后,想想那些自己热爱的事,看到事情的两面,接纳事情的两面。

比如,金庸先生热爱写武侠小说,但是办报纸的很多杂事,要应酬要交际,他也得干呢。

那,就这么一直承受下去吗?

也不是。六神磊磊说,还是底线问题。

什么是底线?想清楚,倒退到哪一步,是自己不能接受的。

底线之上的,就承受,没什么。底线往下的,对不起,我不能干了。

比如呢?我问他,对你来说,有哪些底线,是你总结过绝对不能干的?

六神磊磊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假的。效果达不到的,不能干。

比如,三观不合的。自己确实在价值观上不认可的,不能干。

那,丢脸的呢?没什么钱的呢?这些该不该算底线?

六神磊磊分享了一个他的判断标准。

他说,一个很启发他的说法是:真正重要的,是记住你的目的。

在纠结钱给的够不够,会不会丢脸,要不要做之前,先明确你答应这个事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如果你的目的是帮人、是学习、甚至是开心,那钱和脸面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底线具体是什么,怎么定?每个人的需求和标准,都不一样。可以参考,不必求同。

但是底线存在的意义,或许有一点共通之处:

对错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一件事,是对还是错,要不要做,可以遵从自己的原则,不用听别人的。

至于别人怎么说你,你没有办法控制,只能听之任之,不用强求掌控。

学会承受。守住底线。

这,就是和甲方的故事的全部吗?当然不是。

六神磊磊说,其实大部分时候,内容创作和商业合作,并不是贬义的,而是互相成就的。

比如,他的很多内容灵感,都是拜商业合作所赐。

举个例子。有一次,甲方来了一个酒的广告,要致敬中秋,需求写着想强调“月亮”的元素。

在这个契机下,他有了机会,用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挖空心思地想内容,想创意,研究月亮,研究和月亮相关的唐诗。

最后,他满足了甲方的需求,也创作出了自己也满意的好作品。把唐朝的诗人分成了太阳派和月亮派,呈现出了一场纵贯唐朝289年的太阳月亮诗歌竞赛。

一场合作,双方都受益。

六神磊磊说,有些人一说到商业,就感觉是贬义是不好的,是反文化、反艺术、甚至反人性的。但其实你看,商业恰恰促成了很多文化艺术的涌流。

所以,下次聊起“商业”,聊起“甲方”,或许,依然不一定算褒义词,但也不一定要当成贬义词,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

听到这里,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商业的公众号,我很有感触。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交易,会促成分工。分工,能提升效率。效率提升后,资源还是那些资源,转化出来的财富却能增加。

于是,整个社会的总财富都能增加,所有人都有机会受益。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话:“商业,其实就是最大的慈善。”

甲方不可怕,商业合作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底线。

当然,光有底线,也不行。

要从一个爱好,发展出一个公司,甚至成就一个事业,你还得有实力。

一个事业

从2013年到现在,刚好过去10年。六神磊磊的公众号,已经从零发展到了几百万粉丝。

看了下阅读量,在今天的环境下,都几乎篇篇都是10w+,至于具体比10w高多少,不知道。

于是我也问了六神磊磊。他说,平均在二三十万,多的会有上百万。

天哪,太了不起了。怎么能这么高效又稳定地持续输出爆款?

我问六神磊磊:你的文字能力,是怎么练出来的?有没有什么方法?

他先给了我两个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与生俱来。

他说,小时候,他的语文老师曾说,这孩子以后死就死在这张嘴巴上。

今天,他觉得,这位语文老师,好厉害,看人真准。

可是,难道只能靠天生吗?当然不。

六神磊磊的第二个回答,是刻意练习。

当记者,能训练出一种能力:把话说明白。你需要让没去过现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读者看明白。

把话说明白,算什么能力?很厉害吗?

六神磊磊说:其实,要把事情写复杂,把话说得让人不明白,是容易的。而把事情写简单,把话说得让人明白,才是难的。

怎么才算把话说明白了?有没有什么标准?有个人,或许能回答你。

这个人,每次写完东西,都会读给一位老奶奶,看她能不能听懂。没听懂?改。还没听懂?再改。直到听懂,才收笔。

这个人,叫白居易。这种表达标准,叫“老妪能解”。

聊到这里,我也非常有感触。因为在写了2000多篇头条之后,今年,我们终于第一次定下了自己的使命:

降低商业知识的认知门槛。

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把有时难免抽象晦涩的商业知识,说得让更多有好奇、有兴趣、有需要的人明白。

内容的价值有很多种,但我们把这,当作我们的使命,我们存在的理由。

为此,我们把写一篇好文章的心法,总结为:白、浅、透。

什么意思?说得够明白,够浅显,够透彻。能让深者不觉其浅,让浅者不觉其深。

话聊到这里,六神磊磊也举了个例子。

他说,你看唐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没有一个生僻字,小学生都能朗朗上口,一目了然。

这,就是让浅者不觉其深。

但同时,它又是屹立在最高文学殿堂上的瑰宝。把人生表达得气象万千,余味无穷。

这,就是让深者不觉其浅。

先天的表达禀赋,无法模仿。后天的职业训练,也很难复制。很多所谓的爆款方法论,更是一天一变,千人千面。

但至少,对什么是一篇好内容的理解,值得交流和借鉴。

比如,把话说明白。

让文字变成杠杆。言之有物,普惠更多人,用真诚和利他,来创造更大的全局性增量。

但是,你知道的,做内容创业,乃至所有赛道的创业,要成事还有一个变量不可回避:

时代。

事业之外

什么是时代?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并且,时代落灰时,什么时候落,落到谁头上,又压倒了谁,个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确定,不可控,不讲理。但偏偏,所有事业的成与败,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

这个变量,该如何面对?怎么才能不焦虑?今天,普通人还有没有机会?

和六神磊磊聊完两个问题后,我得到了不少启发。

第一个问题,关于内容的时代。

今天,文字正在被短视频,一点一点地抢走人们的注意力。

我问六神磊磊,作为一个主要写文章的文字工作者,你怎么看待这种趋势?会不会焦虑?要不要转型?

六神磊磊聊了一个经历。

他说,前两年特殊时期,大家都戴着口罩,待在家里,他突然想做一件事:读书会。

约着读者朋友,大家一起来读几本书。

你说,这是个什么很新的模式吗?当然不是。这种模式,十年之前就被人玩过了。

陈旧的模式,老套的桥段,谁会来参加?

可是,他的内心就是有一种冲动,特别强烈地想做。

因为觉得大家在那时有需求,这件事对读者有价值。

那怎么办?做还是不做

他最终的选择,是做。结果,居然出乎意料的成功。他说,虽然后来因为种种考虑,只收了一两百个人,但其实真放开去做,能到一万以上。

模式或许有新旧,趋势或许有起落。但是,在选择一件事值不值得干时,内心的冲动,用户的需求,底层的价值,却也是永远值得正视的因素。

选择继续创作文字,还是转型短视频,也一样。

六神磊磊说,自己挺喜欢看短视频,也曾经尝试去做过。但是尝试下来,他发现他自己做视频效率很低,远不如写字来得痛快。

同时,文字内容的势能虽然相对在变化,但是文字创作的底层,是讲故事。

比如,写小说是讲故事,写视频脚本也是讲故事。

而人类千年前需要故事,以后也需要。这点也不变。

一个有文字创作能力,擅长讲故事的人,永远有优势。

所以,你可以选择转型,也可以选择留守。

选择先做自己真正有冲动的事,做自己相信还有价值的事,其它的,可以慢慢摸索。

说得真好。可是,对于内容创业者,乃至对于每个普通人,要面对的,不止是内容的时代演变。

我问六神磊磊,当外部的大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时,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保稳还是求进?隐忍还是逆袭?普通人还有没有机会挣到钱?

六神磊磊讲了一个故事。

你看过《倚天屠龙记》吗?六神磊磊说,在那个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里,有个所有人都想要的好东西:屠龙刀。

可是,所有人都想要,也意味着,谁去争夺这把刀,都可能被其他人杀掉。

金毛狮王谢逊拿着屠龙刀,结果被少林追杀。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带人去抢,最后也死得很惨......你呢?你,你要不要去占有这把刀?

嗯,选择隐忍或许更安全。可是,或许总有人武功高强,能够抢到?

六神磊磊说,当然可能。但是,抢到的人,还得要守住。要不断提防偷袭,不断应付反抢,甚至要做好被少林寺围攻的准备。这种持有成本,有多高?

哎,那怎么办?难道只能隐忍,躺平,什么都不争取,完全放弃屠龙刀的利益吗?

六神磊磊,聊了一个在“隐忍”和“逆袭”之外的选择:找到属于你的生态位。

比如,你可能没有争夺屠龙刀的能力,但你能查到屠龙刀的下落。那你大可以把这个信息,交易给正在找它的人。信息,也可以很值钱。

六神磊磊说,咱们都是普通人,大部分都只经得起输一次,没有复活甲。

或许,越是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越需要打开思路,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

说得真好。可以说得更具体点吗?什么是适合普通人的生存策略?

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

六神磊磊说,他发现,在咱们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有个特点:

对“什么是能力”的定义,远比现在窄小。

比如,文笔特别好,口才特别好,特别有资源,才叫“能力”。

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两个字的范围变得很宽广。

很多过去咱们觉得不是能力的东西,现在也是能力。

就好比,特别能讲段子,特别会聊金庸。他说,今天,如果他发现有个哥们儿特别会读金庸,他一定会想赶快把他给弄进公司。

天降斯人,必有所长。

今天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不确定,但有一点依然没变:奖励稀缺。

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去合适的地方发挥它,本质上,就是把自己从普通变成不普通,变成稀缺的存在。

这,是通过解读金庸,把爱好变成了事业的六神磊磊的机会。

或许,也是我们很多普通人在今天这个时代的机会。

一个爱好,一个“事儿”,一个工作,一个公司,一个事业,一个时代。

要把爱好变成事业,每走一步,都是挑战。

需要行动,需要坚持,需要赚钱生存,需要商业合作,需要竞争能力,还需要看懂时代。

那么多“需要”,一个没做到,就可能走不下去。

那这条路,也太难走了吧?内容创业,何其焦虑?

也不一定。和六神磊磊聊完后,我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什么感觉?

这样,先看几个我和他的问答吧。

“你的阅读量第一次涨到100万,是什么时候?” “不记得了。”

“最大的爆款,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还真记不清楚了。”

“2013到现在,刚好十年..." "对对,你不提醒我都忘了我十周年了。那回去得庆祝下。"

什么?阅读量破百万、最大爆款、创业十周年 ......这些难道不是内容创业这一路的"里程碑"吗?居然可以都记不得?

那,都能记得些什么呢?

也有很多。

比如:

“你好,这是我写的,能不能请你加上我的名字。或者要不然你就删了。”

“你还新华社的,怎么这么小气?我在帮你宣传啊。

比如:

“我自己第一个商单是个什么事我都忘了。我只记得钱。

“大的弄完之后,他转账给我转了 500 块钱。

又比如:

“半路上听见前面有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拿着手机在读什么东西。然后一边读一边笑。我一听,那是我自己写的东西。那篇文章叫打老虎。

还有十几年前的:

"那为什么写金庸呢?因为当时看了一本小书,是严小星老师写的,叫《金庸识小录》,很薄的一本小册子,他就是专门分析金庸小说里各种很小的细节,比如四大护教法王,都有颜色,紫白金青......"

甚至二十多年前的:

"我们当时想看金庸小说,你得准备 10 到 20 块钱的。交押金,交给书店的老板,他就把书租给你。但是看书过程中你要注意一个重大的风险,别被老师缴了......"

闯过的难关、收过的反馈、最初的热爱......

也许,真正留在内容创业者心里的“里程碑”,不止流量和数据。

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的路上,除了焦虑,还有这一个个的“里程碑”。

聊到最后,我问对唐诗也有研究的六神磊磊,可不可以送一句诗,给身处同一个时代的大家

他想了一下,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祝我们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天降斯人,必有所长。

祝你,有光明的前途。

我们的“刘润进化者”栏目,每周都会找各行业优秀企业家进行对谈。聊聊他们创业路上的经历和心得。每周五晚20:00会有直播,感兴趣记得持续关注哦~

点我查看本期【刘润进化者】六神磊磊直播回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色列防长:已摧毁胡塞武装最后...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5月28日说,以军空袭也门萨那机场。 卡茨表示,此次袭击摧毁了胡塞武装仍在使用的最...
午报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涨跌不一,... 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5月28日讯,市场早盘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65...
16个区全覆盖!蔚来能源实现天... 2025年5月28日,蔚来换电站|天津和平安泊城市港湾正式启用,蔚来能源实现天津换电县县通,全市16...
机构席位买入968.59万 北... 每经讯,2025年5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胜业电气(920128,收盘价:39.52元)登上龙虎榜...
小红书虚拟赛道,保姆级流程拆解... 今天给大家带来小红书虚拟赛道,轻松10W+的详细流程拆解。 先上案例,这是在小红书卖简历模板套装,一...
北方华创大跌2.76%!华泰柏... 5月28日,北方华创股票收盘大跌2.76%,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
股民诉讼潮下的“护身符”,今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当监管重锤与诉讼浪潮共振,董事会的座椅...
【财经早晚报】字节将禁用第三方... 今天值得关注的国内外新闻有: 1. 外交部:中国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4国试行免签 2. 工信部...
GTCFX:多元化产品组合满足... 摘要: 探索GTCFX多元化产品组合,满足您的交易需求,实现投资目标的最佳选择。立即点击了解更多,开...
上汽大众成立动力系统新公司 含...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峰梅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文辉,注册资本10...
惠民消费券叠加世界美酒!宁夏·... 6月9日-11日,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国际葡萄酒名庄名酒展将在银川国际会展中...
基金分红:华夏合肥高新产园RE... 证券之星消息,5月28日发布《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华夏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
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完成10亿美元... 5月28日,凯辉基金正式宣布旗下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圆满完成最终关账,基金管理规模达10亿美元,成为欧盟...
直击蓝晓科技股东大会:董事长高...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2024年,蓝晓科技(300487.SZ)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
总起价近20亿!深圳光明挂牌一... 粤进深 赵盼盼 5月28日,深圳光明区挂牌一宗宅地,宗地号为A509-0074,挂牌起始价19.94...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 5月28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
原创 A... 昨夜的美股高歌猛进,虽然这与A股的关系不大,但是美股大型科技股的上涨跟我们多少还有些关联吧,比如说看...
原创 深...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800字) 近期,深蓝汽车可谓连遭舆论风波。...
原创 武... 武清,已经找到了楼市“甜区”。 今年以来,大打改善牌,核心地段的改善洋房掀起一股热潮。 城投春上...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