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1月24日下午3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信贷总量平稳较快增长。
潘功胜介绍,截止到202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新增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截止到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和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34%,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
发布会现场(极目新闻记者姚赟摄)
关于个别季度或者月度的信贷数据波动比较大,潘功胜解释,根据历年情况,一季度尤其是1月新增贷款会多一些,4月、7月、10月都是贷款的小月,这种季节性规律很大程度上有经济金融运行的客观因素。比如,各类经营主体一般会追求“开门红”,大的项目一般也在年初开工建设,还有年初的春耕备耕,春节前的工资发放,都会带来较为集中的融资需求。疫情防控转段以后,三年积累的信贷需求集中释放,使得去年一季度贷款冲高更加明显。总的来看,经济回升向好需要稳定、持续的信贷支持,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避免出现明显偏离历史水平的异常信贷行为。
潘功胜还表示,关于2024年信贷形势情况,考虑到银行有“开门红”的行为,去年下半年各项政策持续显效,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快的信贷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节奏,稳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预计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会更加均衡。
“对于单月信贷数据的波动也不要过多解读,应该采取更加多元的视角,既可以看涵盖范围更广的社会融资规模,也可以从价格就是从利率的角度,观察融资成本的变化,合理评价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潘功胜补充道。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