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便秘了就自行灌肠?如此通便不可取!
便秘的痛苦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有发言权,几天没有便意,肚子胀得难受,蹲在马桶上几十分钟又毫无进展……
近日,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了一例 因便秘自行灌肠后导致结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据悉,该患者因长期排便困难,口服通便药物、中医中药及民间偏方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就自行用塑料管插入肛门模仿医院灌肠操作,因灌肠用力过猛、插入过深,导致出现腹部疼痛症状,但他自认为没有大碍,在家熬了2天,导致腹痛难忍被送入医院。经急诊腔镜探查发现 腹腔大量脓液积聚,全胃肠道水肿严重,考虑全腹膜炎。经过急诊手术治疗后,现在生命体征平稳,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但其也承受了巨大的身心痛苦。
蠕动慢、出口堵住,便秘也有分类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多样,通常分为 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两者并存的混合型便秘。大部分便秘患者通过 饮食运动以及调理可以得到缓解,但是有一部分难以缓解的便秘患者,则需要到医院专科进行 治疗。”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张鸿光介绍。
慢传输型便秘主要是指 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大便不能及时输送到直肠远端区,大便干燥,呈 颗粒状,排便时间延长,没有便意,一般伴有 腹痛腹胀及食欲下降的情况。这种便秘与 饮食结构不良、摄入食物过少、精神焦虑、心理高度紧张或平时活动减少、喝水少等因素有关。
出口梗阻型便秘与 直肠、盆腔解剖学改变有关,导致排便出现困难, 年轻和中年女性都有可能出现这一问题。
无法缓解的便秘情况需要看专业的医生,做一些专业的检查,比如 肠镜、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等,了解便秘的真实原因。需要手术解决的往往是 器质性改变,比如肠管狭窄,包括炎性或肿瘤性粘连等,其他相对比较常见的还有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大多数 中老年便秘患者多为 功能性便秘,需要饮食运动以及相关药物调理,部分患者需要盆底功能锻炼改善,中医中药(非泻剂)也是改善便秘较好的手段。
灌肠可缓解部分便秘
小说推荐灌肠的原理是 由肛门灌入开塞露、石蜡油或者肥皂水,能够达到帮助患者排便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针对 严重便秘患者才会使用灌肠,用于缓解便秘症状。“ 灌肠并不适用于所有原因导致的便秘,它通常只适用于 慢传输型便秘,而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并没有太大帮助。”张鸿光说。
自行灌肠危险不小
1、治标不治本
灌肠只是 短期行为, 对于便秘并没有治疗作用,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清洁肛管直肠下端的一点粪便,肠道内的粪便无法处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便秘的问题。
2、灌肠不专业可能损伤肠道
灌肠的手法或操作不当,可能给肛门造成局部的损伤,灌肠液可能会污染到尿道或者阴道进而造成感染, 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肠穿孔等并发症。灌入的液体过量,被肠道吸收可能还会引起 心力衰竭、电解质失衡等。
3、这些人不适合灌肠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急腹症、胃肠道出血,年老体弱者、排便失禁者不宜灌肠。
灌肠是一种医疗行为,自行灌肠蕴藏着很多风险。事实上,因为自行灌肠引发肠道危险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 灌肠最好不要自己操作,如果真有需要,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张鸿光介绍:“一般长期卧床的便秘患者,大多都是结肠直肠无力导致,患者家属可以用手辅助通便,具体操作可以到医院肛肠外科咨询,通便过程中如出现肛门少量出血也不必过于担心,排便后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即可好转。”
便秘应该这么做
调整饮食结构
调整饮食结构,摄入纤维素含量较高的蔬菜和水果,促进肠胃蠕动。 注意不要节食,肠道内食物过少会导致肠道蠕动能力不足,出现肠道功能紊乱,更容易便秘。
选择蹲位排便
耻骨直肠肌绕着直肠形成了一个 肛肠角,角度越大时排便用力就越小,越顺畅。所以选择蹲位排便,可以让排便更顺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形成习惯,降低便秘的可能。排便时还要注意 不要玩手机或者看书,不仅容易便秘,还可能引发 痔疮。
避免久坐,多锻炼
久坐会导致 肠胃蠕动变慢,肠道形成的粪便停留在距离肛门较远的地方,影响粪便排出,导致便秘。所以要尽量避免久坐,每隔一小时起来走一走。还可以选择快走、慢跑、跳绳等运动。
药物治疗谨遵医嘱
便秘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时应谨遵医嘱,避免长期服用药物。长期服用药物容易产生 依赖性,甚至还有可能会加重便秘,引发其他更严重的肠道疾病。
供稿:杭州市卫生健康委、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刘朵
排版:杜昕杨
往期回顾
▲视物重影5年,治疗只需2分钟
▲玩手机一会就花屏,剥小龙虾居然会这样……
▲拿到103岁父亲的请假条,儿子居然选择这么做……
上一篇:妈妈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