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国外!广东百亿老字号,为何“出此下策”?
金错刀
2024-03-24 22:46:01

原标题:卖身国外!广东百亿老字号,为何“出此下策”?

又一家国民老字号,改姓“洋”了。

最近,叱咤风云39年的纸巾大佬维达,被爆出261亿卖身印尼,正式成为外资企业。

今天早上,#纸业巨头维达261亿被收购#的词条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直呼:最爱的老字号也被偷家了,再也不买维达了。

维达的卖身出乎很多人意料。

从市场份额看,维达已经连续9年夺冠,心相印、洁柔都得往后站。

从营收来看,2023年维达国际的营收为199.99亿港元,同比增长了2.99%。

且维达无论是线下商超,还是线上直播间,都还在正常经营,不少国人都把维达当成囤货首选。

市场和口碑双收的中国纸巾一哥,怎么就悄悄卖身了呢?

其实,表面风光的维达,日子过得并不好。

2023年,维达的净利润仅为2.53亿港元,同比下跌64.16%,且已经连续三年下跌。

上百亿的生意,但只赚不到3亿,维达背后的隐忧,不仅是不赚钱。

中国第一的老字号卖身外资背后,尽是无奈。

靠1毛钱纸巾,

从濒临破产到年入120亿

时间回到39年前,维达的创始人李朝旺绝对不会想到,他从破产边缘救回来的孩子,会以卖身结束。

维达的前身只是一个欠着30万巨款的小破厂,当时厂里有一半都是残疾人,工厂倒闭他们就会失去生活来源。

临危受命接下这个烂摊子的李朝旺,为赚钱救厂操碎了心。

彼时的维达还叫新会日用品厂,是三家小厂拼凑成的,其中和纸制品相关的工厂生产的还是元宝、纸钱等焚化品。

把一个生产纸钱的工厂,盘成高端纸巾厂,胆大心细是李朝旺的杀手锏。

李朝旺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在香港陪客户吃饭,发现客户不用服务生给的纸巾,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独立装的纸巾。

这种新奇的包装引起了李朝旺的注意,回内地后他让下属翻遍了所有的超市和小卖店,都没有发现这种纸巾。

多方打听后只有生产这种纸巾的只有上海的雪花牌,且这家工厂专注外国和香港市场。

发现商机后他连夜坐火车赶到上海,找到这家造纸厂。

当时厂长出差不在,他就在门口蹲着等了很久,这种诚意打动了厂长,最终成功拿下纸巾的广东代理权。

靠着代理雪花牌纸巾,李朝旺不到2年就还清了债务。

维达真正爆发,源自李朝旺的第二次大胆决定:自己生产纸巾。

但当时原纸的生产商都在北方,且都是国营根本不愁卖,为了买到原纸,李朝旺也是相当拼。

北方人谈生意爱喝酒喝一杯卖一吨,为了保障维达不停工,不能喝的李朝旺愣是把自己练出“洋酒能喝一支,五六十度白酒能喝一瓶”的酒量。

1987年,李朝旺打造的第一款面巾纸“威牌”上市,卖一毛钱一包,这个价格相当于现在的15元,消费者根本接受不了。

为此把这些“奢侈品”卖出去,李朝旺大胆走了几条野路子。

第一条野路子是在包装上印品牌logo,卖给五星级酒店。

第二条野路子是盯上了家门口的麦当劳,每天变着花样的给店长送维达纸巾,最终打动了店长。

那个店主不仅第二天就开来两辆8吨的卡车,拉了满满两车维达纸,还推荐给其他麦当劳门店。

这波操作让维达搞定了广东170家麦当劳。

之后更是凭借麦当劳中国区唯一纸巾指定供应商火遍全国,连《人民日报》都跟踪报道。

第三条野路子是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上打广告的纸企,且娱乐圈、体育圈都不放过。

在体育圈,维达1996年开始赞助全国足球甲A联赛,2001年成为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唯一用纸”。
2005年,维达用600多万元邀请香港明星沈殿霞做代言人,这笔钱是维达在香港一年的利润。
之后维达还请林志玲为“纸巾婚纱”的活动代言,吸引一大波粉丝。

在广告的威力下,从高级酒店到街边公厕,都有维达的身影,并从一个小破厂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纸王”。

261亿卖身,

是李朝旺最后一场“豪赌”

和其他卖身的企业不同,直到去年维达还在中国纸王的宝座上。

但维达对外有多风光,对内就有多委屈。不仅净利润不到营收的十分之一,还被“亲爹”抛弃了。

从去年开始,媒体就传李朝旺卸任,并套现离场。

其实除了年纪问题,这次261亿卖身,可能是李朝旺的最后一场“豪赌”。

回看维达的发家史,很多关键时刻,都是李朝旺“赌”赢的。

  1. 赌上全部身家搞设备

原纸是造纸的命门,李朝旺可以忍受靠喝酒换原料,但不能忍受产品质量差。

于是维达成了国内造纸业里,第一家采用进口原木浆生产卫生纸的企业。

为了获得更好的原纸材料且不被外国卡脖子,李朝旺决定自己开造纸厂。

自从下了这个决心,维达就开始在设备上下血本,最牛的是它只买能接触到的最好机器。

1993年维达建了当时国内最牛的造纸厂——维达纸业城。

但当时的维达并没有太多钱,李朝旺就用自己的信誉和公司的股份“对赌式搞钱”。

买维达1号的时候,李朝旺找了两家银行作为自己的股东。

有了机器加成,维达两年就把产能干到2.4万吨,质量也碾压之前“拼酒”的那些造纸厂。

1999年,李朝旺又相中一套美国开发的自动化设备,年产能达3.5万吨,产能很香但价格很可怕,这台设备要1000多万美元,算上后期维护费用要1个亿。

但当时维达的流动资金,只有1000万人民币,且当时的银行因为金融危机不敢轻易放贷。

李朝旺又找到羊城广告游说,“你有大量闲钱,放银行能赚几个钱,我付你20倍广告费,还把机器抵押给你,怎么也稳赚不赔。”

虽然最后维达拿到了1个亿,但赌性极大,因为一旦没搞到钱,之前的100多万美元的订金就打水漂了。

当时的清风也瞄上了这条生产线,但最终因为没有付尾款赔了不少钱。

2.求变强两次“卖身”

尽管维达做的还不错,但其产品线相对单一,仅靠自身实力,很难进一步发展。

为此,维达用卖身的方式,抱上欧洲最大纸巾生产商Essity的大腿。

Essity在2008年、2012年分别对维达国际增持,2013年又通过收购方式以约86.48亿港元买下近3亿维达股权,成为维达国际控股股东。

这次卖身,把维达的圈子从国内带了国际。

如果说维达第一次“卖身”是主动的,那么第二次“卖身”更像是自救。

维达这次“卖身”吸引了不少大佬关注,有全球最大硬木纸浆生产商SuzanoSA、贝恩资本、CVC、DCPCapital以及两大印度尼西亚企业竞争。

在多方挑选下,维达选择卖身给金鹰集团旗下的亚太资源集团,除了对方的价高,最重要的是能补齐维达最大的短板:种树。

上游原料的成本升高,早就成了套在维达脖子上的枷锁。

钱紧张的时候,维达还让一家俄罗斯木浆供应商入了股,股本金不是钱而是5000吨木浆。

这次也是如此,亚太资源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林浆纸一体化制造商,一年能产280万吨纸浆、115万吨纸,这能极大的缓解维达因为纸浆成本造成的盈利难题。

从这个角度看,李朝旺把自己一手带大的维达卖掉,或许是想赌一把,更有资本的后爸让维达能活下去。

力不从心的维达,

给国产纸巾避了几个坑

国货品牌卖身给外资,总会有人吐槽:为什么不再努力下,国货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其实,在卖身之前,维达也做过努力。

这些年,伴随着清风、洁柔、心相印们逐步崛起,行业内卷严重。

每年双十一、618,卷得最厉害的产品必有纸巾:

维达敢卖1块钱一包,洁柔就敢卖8毛,而心相印可能只需要7毛,清风可能只需要6毛。

除了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维达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原料成本。

生活用纸的生产成本,可以拆成原料、能源、人工、折旧几项,最大的一块,就是占比76%的纸浆。

华泰证券研究所算过一笔账,每吨生活用纸要消耗1.03吨纸浆,如果每吨浆价格上涨100元,纸企的成本就要上升1%,净利润则要下降6.5%。

历史上,维达净利率的几次滑坡,都和纸浆成本波动有关。

在这样的双面夹击之下,纸企的营收增长开始大幅放缓,利润变得越来越薄,维达的营收增速,跌到不足3%。

在此背景下,维达尝试过买买买来走高端,也尝试过开发新业务,但这些终究治标不治本。

除了这两个原因,维达最终走到卖身的地步,还有当初豪赌留下的后遗症,资本的撤资给了维达致命一击,逼着其走到了卖身的地步。

但作为中国纸业的老大哥,如今用卖身的结果也给其他纸企避了两个坑:一个是算好成本账,一个是打好高端仗。

结语:

作为广东最大的纸业老字号,维达能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良心国货,是用实力堆起来的。

2016年,维达在北京竞园艺术中心做了个实验,纸巾经过150滴水的冲击后,保持完整不破。

之后在湿透的纸巾上,又加了6枚硬币仍然没有破,这次营销让大家记住了维达纸结实的卖点。

更早的时候,有一种工艺叫双层轧花,可以让单层纸巾变厚,很多厂家用这种技术“滥竽充数”,用很少的木浆,充成大卷纸。

维达却没有跟风,他们生产的纸要使用180g,才能相当于市面上130g的同类产品大小,维达被迫内卷,生产了三层纸。

消费者不是傻子,时间长了自然知道好坏,而这款采用三层纸、不加轧花的产品被称为“蓝色经典”。

虽然国产维达从传奇变成历史,但不能否认维达是个成功的品牌。

只是不知道改姓“洋”的维达,还能留住多少死忠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辞职:任内... 蓝鲸新闻7月2日讯(记者 朱欣悦)7月2日晚间,金种子酒(600199.SH)披露,总经理何秀侠因工...
余额宝12年为用户赚取5004... 2025年6月,余额宝正式上线12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余额宝12年累计赚取收益5004...
原创 马... 随着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参议院投下关键一票,“大而美法案”突破立法程序的最后关卡,距离正式生效仅剩一步之...
【街乡动态】李桥镇多举措做好经... 今年以来,李桥镇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招引和服务企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积...
万达集团700万股权突遭冻结,... 近期,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面临了一项新的股权变动情况,据天眼查平台的风险监测数据显示,该公司持有...
降息,最新消息! 晚间,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其中,纳指、标普500指数飘红,道指下跌。 中概股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
非车险终于等到“报行合一” 继车险、寿险银保、寿险经代等渠道“报行合一”落地后,非车险领域的“报行合一”开始酝酿。7月2日,北京...
股市必读:完美世界(00262...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完美世界(002624)报收于14.75元,下跌2.64%,换手率2.1...
原创 7...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
原创 科... 当资本开始为亏损买单:一场重构科技估值体系的深度博弈 一、政策破壁:亏损IPO背后的制度嬗变 202...
区域小银行业绩承压,蓝海银行面... 出品|达摩财经 在银行业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民营银行昔日蒙眼狂奔的姿态已经一去不返。民营银行目前呈现...
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出海时间:大概... 新闻荐读 雷军7月2日晚在直播间透露,小米汽车目前国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所以这两年先优先把国内的交付...
原创 帮... 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今儿咱们聊聊华尔街银行的“钱袋子”新动向。最近摩根大通、高盛这些金融巨头集体...
信用修复助企新生,体现了监管的... 7月2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在广州...
雷军劝用户考虑Model Y?... 小米汽车2027年出海,雷军回应其他车企抢单。 作者 | 郭月 编辑 | 志豪 雷军回应YU7“爆单...
金银比依旧处于较高水平 黄金中...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将逐渐显现,美国经济或面临一定压力,美联储仍处于宽松周期,黄金的金融属性仍有...
洋河股份换帅:张联东卸任,顾宇...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7月1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小米YU7上海卖最好,提车等太... 7月2日晚,雷军开启了小米YU7发布后的首场直播。他首度透露了小米YU7的用户画像:小米YU7的用户...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上... 时隔两周,首批10只科创债ETF火速获批。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大力发...
中石油昆仑资本公司增资至约14...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00亿人民币增至约14...
强监管成效明显!上半年券商收函... 2025年上半年,在强监管态势延续,严控行业违规的背景下,券商收监管函数量已有所减少。据东方财富Ch...
雷军:纽北广告牌基本被宝马、保... 快科技7月2日消息,今日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期间谈到了小米SU7 Ultra在德国纽博...
关税突发!特朗普再威胁:30%... 特朗普再发“关税威胁”。 据CCTV国际时讯,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乘机途中对媒体表示,...
8月1日起,买黄金有新要求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
聚焦FATCA与CRS 第三期... 全球金融信息交换日趋紧密,海外资产透明化程度亦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资机构出海设立美元基金...
玲珑轮胎闯关港股上市,2016... 撰稿|贝多财经 又一A股上市公司布局“A+H”。 6月30日,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玲珑轮...
景林高云程、蒋彤罕见发声:现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2日讯(记者 敖玉连)前两年在美股躲熊市的景林,今年观点和动作都非常...
郑氏点银:黄金昨日突破上涨,今... 郑氏点银:黄金昨日突破上涨,今日回踩确认再企稳延续拉升 回顾昨日行情走势及出现的技术点: 第一,黄金...
专项债投向扩围 助力稳增长与地... 在财政逆周期调节需求和地方债务化解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专项债使用范围迎来重大调整,从传统基建向公共...
从“融资窗口”到“价值枢纽” ... 图/ic 文|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黄璐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王可第 2025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