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来说,上海房价应该是没有太大上涨空间的。
因为预期太差了,买房就亏钱,买到就开始亏钱,谁买了干嘛?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也仍然是有上涨空间的。
上海的经济地位只要不改变,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也不会改变。
只要有年轻人源源不断的到上海来安家落户,就还会上涨。
毕竟超发货币的数字摆在那里,终究是要流入房地产市场的。
因为没有其它的市场能够容纳这么大量的超发货币。
但随着社会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上海的房价可能会出现结构性的分化。
就目前而言,已经买了的人应该每天看房价都心惊肉跳,都在肉疼。
所以,没买的人也不用太着急,可以继续观望,看看后市的情况再做决定。
政策方面,现在显然是很希望房地产能够重新启动的。
让一部分城市的房价先涨起来,让一部分房子先涨起来。
上海的房价涨了,其它地方的房价虽然未必涨。
但反过来说,上海的房价跌了,其它地方的房价也未必不跌。
但这是比较难的。
虽然最近确实外环外的房子成交量比较大了,限购政策松动有一定的效果。
但这是以价换量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放量下跌。
也就是说,以前是有价无市,跌了但是没有成交,只是浮亏。
用胡锡进炒股的话说,虽然我的股票跌了,但只要我不割肉,我就不是实际亏损。
而现在成交量放大,一部分人就是真的在亏损了。
实际亏损放大之后,就会引发一部分人恐慌性抛盘,甚至出现踩踏性降价。
最近三月份的小阳春,其实就是有些人等不及了,只能折价出售。
这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上海的房价年内无法止跌企稳,经济形势也很难实质性好转。
经济形势好转不了,失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消费就更难有起色了。
消费市场萎缩,经济活力进一步下降,这就成了一个很糟糕的循环。
现在需要政策层面大力出奇迹,用非常规手段刺激房地产,把经济增长拉起来。
这可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几年前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失速,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经济本来就还在爬坡阶段,不进则退。
一旦刹车失灵,失去控制,车就会溜坡,后面会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对尚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中国来说,要避免出现这种局面。
从全世界范围内看,发展中国家能够跨越各种陷阱,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不多。
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教训都很惨痛。
拉美就是典型,最后从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成了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无法突破,跌落下去,情况会很糟糕。
拉美的前车之鉴,我们需要提前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