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苏州发布了一份题为《苏州市深化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十条措施》。
这份通知当中提出了很多措施,旨在优化政府的各项开支,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而且这份措施要求很详细,基本上涉行政机构日常的方方面面。
我们挑几个典型的项目说说。
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出差,以前都是高规格,很多是乘坐飞机,落地了还有专车接送。
而根据文件要求,以后高铁沿线公务出行原则上不安排公务用车和租车保障,言外之意,只能打车或者坐地铁坐公交之类的。
另外对于公务接待,以前很多地方都会有专门的接待酒店,即便安排在食堂也会有专门的饭菜,跟普通职工很大的区别。
但根据最新文件规定,以后苏州各级行政机构在进行公务接待的时候,原则上要在食堂安排就餐,而且就餐的标准跟普通员工一样,没有特殊对待。
对于普通的办公用品,以前大家可能不会注重一些细节,比如纸只用一面,甚至一张纸纸印几个字就完事了。而根据最新文件规定,普通的办公用品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纸张要两面打印等等。
对于公务用车,以前很多地方都经常更换,有可能使用个五六年就到拍卖时间了;但是根据苏州最新文件,公务用车必须达到10年或者10万公里才能更换。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苏州在厉行勤俭节约方面开始动真格了。
苏州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其GDP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重庆,位居全国第六。
而且苏州的财政收入一年有2000多亿,位居全国第五。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苏州都不像差钱的样子,尤其是苏州下面的几个市都很发达,不用面临太大的财政转移压力。
即便强如苏州仍然要过紧日子,这其实也向大家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现在各级部门都在过紧日子。
苏州推出过紧日子的十条措施,其实也是为了顺应江苏省政府的相关文件要求。
早在2022年,江苏省就印发了《关于严格控制机关运行保障支出、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通知》。
近段时间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又印发了《深化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十条措施》。
按照江苏省这些文件要求,不仅明确了各类资产的盘活,以及办公用品的统一管理,共享共用,而且还给出了明确的指标。
比如2024年年底前全省党政机关集中和相邻办公区会议室、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共享共用。
2025年年底前具备条件向社会开放的党政机关停车位、室外卫生间及活动场所等实现应开尽开。
2025年底前,各级党政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评估将实现全覆盖。
在这些文件出来之后,江苏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更加详细的文件,甚至有部分地方给出了明确的数据指标。
比如江苏泰兴市要求“三公”等一些经费要在上年度执行基础上压缩5%到10%不等。
宿迁则要求对超范围、超标准以及与相关公务活动无关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盱眙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进行核查,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
还有其他地方的措施,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目前江苏很多地方都在争当“铁公鸡”,打好“铁算盘”,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到实处,用在刀刃上。
实际上江苏并不是第1个落实过紧日子的地方,在江苏只之前,包括陕西,安徽,湖南都推出了要过紧日子的相关文件。
中央更是直接带头过紧日子。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特别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财政部坚持将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
我相信在江苏之后,其他省份估计也会推出类似的具体文件,要求对三公经费,政府各项支出进行规范和约束。
总之,在当前财政增速放缓,尤其是土地财政收入明显下降的背景之下,各地不能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的花钱了,而是要精打细算,对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能省则省,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这将是未来各地财政安排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