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监事会议每人每次补贴1.5万元”“高管年薪人均248万元”……最近几天,广东华兴银行因高管开会领取“天价出场费”等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8月9日,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银行”)在官网发布回应称,相关报道不实,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歪曲解读”。但声明中并未具体指出哪些薪酬相关的内容存在不实情况,记者在致电该行客服后也未能得到更详尽的说明。
然而,华兴银行想要澄清的内容或许能从其重新上传的年报中窥见。8月9日,华兴银行2023年年报在其官网上一度处于“查无此报”的状态。8月10日,年报悄然回归至信息披露栏中。记者对比了华兴银行此前发布在中国货币网和该行官网上的两份年报后发现,重新上传的年报中剔除了与会议补贴有关的细则。
01
声明澄清了什么
华兴银行在公告中指出,网络上出现个别媒体对华兴银行年报信息披露的薪酬内容进行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歪曲解读,发布不实报道,恶意误导公众,对华兴银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此,华兴银行已向相关平台投诉,对恶意造谣者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中并未明确指出哪些薪酬相关的内容存在不实情况。而从近期与华兴银行薪酬相关的报道来看,主要涉及的内容无外乎两项:一是该行高管的天价“出场费”;二是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的薪酬水平。
媒体报道里所谓的天价“出场费”,指的是该行在年报中披露的年度报酬情况中提及的会议补贴标准。具体为出席股东大会现场会议每人每次1万元,出席董事会/监事会现场会议每人每次1.5万元,出席董事会/监事会专门委员会现场会议每人每次5000元,参加董事会/监事会通讯表决会议每人每次5000元,参加委员会通讯表决会议每人每次2000元;监事列席董事会现场会议每人每次5000元。
有媒体结合这份“报价单”以及年报中披露的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召开情况和出席情况,计算出参会次数最多的独立董事2023年仅会议津贴一项就高达32.5万元。
对此,华兴银行在回应一家媒体时表示,相关说法属于误解、误传。根据该行薪酬管理制度,华兴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不领取任何会议补贴,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不领取补贴,执行董事亦不领取董事薪酬或会议补贴。华兴银行主要根据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及履职情况,以适当形式发放薪酬,独立董事个人年度薪酬总额也在行业正常水平之内。有关传闻中提及的33次会议,是6个不同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总数量,将此累加至一名独立董事头上,属于误导。
记者在查询年报后发现,年度薪酬情况部分的确注明了“本行董事、监事薪酬由基本津贴、尽职津贴和会议补贴组成”。年报中并未找到“高级管理人员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不领取任何会议补贴,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不领取补贴”的相关表述。
华兴银行发布在中国货币网上的2023年年度报告
事实上,银行为董事、监事发放薪酬属于行内惯例,但不同银行有不同标准,发放方式也有所差异,多数银行采用固定报酬的方式,部分银行在基本薪酬之外,也会发放会议补助。
例如,招商银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构成。华夏银行董事津贴由劳务报酬、委员会职务津贴、会议及检查调研补助三部分组成;监事津贴则由劳务报酬、委员会职务津贴两部分组成,按照监事实际任职时间计算。
“会议补贴是董事、监事津贴的一部分。”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给予补贴有助于鼓励独立董事、外部监事更加积极参加相关会议及调研,更好地履职。从会议补贴看,补贴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标准,理论上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就可以。总体而言,华兴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津贴水平在中小银行中算较高水平。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一般税前津贴是30万元~50万元,中小银行一般税前津贴是10万元~25万元。
02
重传的年报有哪些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8月9日,记者通过华兴银行的官网无法查询到该行的年报信息,此前的链接显示已经失效。致电该行客服热线后,客服人员通过查询官网信息后确认了这一情况,称当时官网确实没有2023年年报信息。
8月9日的广东华兴银行官网上,未能找到2023年年报信息。
但记者在8月10日再次登录华兴银行官网后发现,前一天还是“查无此报”状态的2023年年报,这一天又重新回到了信息披露栏里。记者对比华兴银行发在中国货币网和官网上的年报后发现,此前有关会议补贴的内容已删除,替换成了“尽职津贴和会议补贴将根据董事、监事的会议出席情况和履职情况予以发放”。
记者注意到,两份年报在高管领取的薪酬总额上的表述也出现了变化。中国货币网上的年报显示,2023年,本行10位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全职的监事长)在本行领取的税后薪酬总额为2481.45万元;官网年报中则是将范围扩大至该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称上述人员领取的薪酬总额为2781.05万元。截至2023年末,华兴银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有24人。
在华兴银行的年报中,高级管理人员领取的税后薪酬总额是一项固定披露的内容。2022年,华兴银行10位高管的平均薪酬较2021年下滑了15.7%,2023年又同比下滑了5.11%。
在备受关注的薪酬待遇背后,华兴银行还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困境。
根据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华兴银行营收净利“双降”,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51%至84.09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8.82%至30.2亿元。资产质量承压,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57%,较上年末增长0.4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则同比减少41.56个百分点,降至181.34%。
“华兴银行业绩下滑有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该行资产质量明显下降,业务结构不合理,贷款集中度较高。”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分析道。
剖析年报可以看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为华兴银行贷款占比较高的产业。截至2023年末,华兴银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比较高,达27.65%,房地产业虽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但占比仍在14.85%,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则为13.45%。
廖鹤凯建议,后续华兴银行应降低高风险业务占比,提高稳健型投资比例,同时加强贷款集中度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还应提升区域经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吸引更多客户并拓展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华兴银行创设于2011年8月,由原汕头市商业银行重组而来,注册资本金80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全行资产规模超4300亿元,员工人数超2700人,资产规模在全国城商行中位列37位,利润规模位列22位。
在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后,华兴银行的业绩在今年一季度有所回暖,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2.53%和5.91%。资产质量也有所好转,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49%,较去年末下降了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也由去年末的181.34%提升至194.59%。
来源 银柿财经、北京商报
编辑 信嘉毅责编 李耿光 校审汪蓓
监制舒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