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9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最新的信贷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900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贡献了5451亿元,成为贷款增量的主力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票据融资的增长势头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大幅回落。
一、1-8月新增贷款分项数据回顾:今年伊始,信贷投放在一季度后开始显现疲态,2月份已初现端倪。进入二季度,信贷增长乏力,票据融资成为稳定贷款增长的关键因素。例如,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2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400亿元;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61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586亿元。票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增长的下滑趋势。
二、票据融资的季节性回落分析:票据市场的承兑和贴现量本身存在季节性波动,而随着票据最长期限的调整,这种波动变得更加显著,进而影响到票据到期量的波动。4月、7月和8月票据融资新增规模较高,部分原因在于这些月份的到期量较低。截至2024年8月末,票据融资余额为13.91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与同期贷款余额6.1%的增长率相差无几。
目前看来,9月份票据融资对贷款增量的贡献将非常有限。展望四季度,考虑到较高的票据到期量,如果没有显著增加票据供给,票据融资的增长也将受限。8月份可能是今年票据融资高增长的最后一个月份。在未来的月份中,贷款增长将更多依赖于住户贷款以及企业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信贷投放面临较大压力。
票据融资在2024年的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随着季节性因素和市场调整的影响,票据融资作为贷款增长的“最后帮手”,可能需要让位给其他贷款类别。银行业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未来的信贷趋势和政策导向,以应对潜在的信贷投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