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进一步释放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信号。
能源低碳转型面临哪些难题,该如何解决,有哪些路径?给朋友们推荐一份来自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的PPT:《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共52页,将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能源转型面临新能源供应不足、高碳产业转型困难、极端天气影响加剧等多重挑战。
2、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推动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的关键,通过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能源与产业协同、能源与气象协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3、具体措施包括清洁能源开发,如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水电等资源;化石能源转型,发展煤电综合利用模式,利用CCUS等技术实现深度脱碳;终端电气化,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提升氢能应用水平。
通过学习这份PPT,希望可以帮大家全面认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全球能源互联网。
以下为部分内容,获取完整版,公号《低碳新风》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思考PPT
转型挑战与解决思路
1、挑战
(1)新能源保供能力不足:新能源“大装机小出力”特征明显,发电“靠天吃饭”属性突出,难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对电力平衡支撑能力不足。
(2)传统产业转型难度高:化石能源及相关行业面临产能缩减、就业减少等问题,转型过程存在阵痛。
(3)极端天气影响加剧:新型电力系统基础设施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安全运行面临挑战。
2、思路
(1)三大协同:通过推动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能源与产业、能源与气象“三个协同”,实现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2)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平台,推动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实现安全保供和灵活调节;促进能源与产业协同,实现新旧产业更替、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就业民生;推动能源与气象协同,提升能源系统韧性,更好应对气候风险。
三大协同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思路。通过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可以实现安全保供和灵活调节;通过能源与产业协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通过能源与气象协同,可以提升能源系统韧性,更好地应对气候风险。
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实现路径
基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碳中和实现路径是一个全面、系统、可行的方案。通过能源消费体系转型和能源配置体系转型,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并通过电能替代和绿氢助力全行业减排,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
1、全球碳中和路径
(1)三阶段路径
尽早达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峰值控制在445亿吨左右。
快速减排:通过能源系统转型和全面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2050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降至92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75%。
全面中和:加快化石能源存量替代,2060年前实现全社会碳中和,能源活动碳排放降至38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90%。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2)电力系统贡献:电力系统在碳中和进程中累计贡献将超过80%,通过电能替代与绿氢助力全行业减排。
(3)分行业减排:能源生产减排145.3亿吨,能源消费减排176.2亿吨,其中工业减排50.3亿吨,交通减排93亿吨,建筑减排32.9亿吨,工业过程减排18亿吨,碳移除技术减排32.5亿吨,农林土地利用减排85亿吨,废弃物减排2亿吨。
2、碳中和方案:能源系统转型
(1)能源消费体系转型:以电为中心加速形成,2050年全球用电量增至82万亿千瓦时,占终端能源的比重达到63%。绿氢促进深度脱碳,2050年绿氢消费量3.6亿吨。节能提效效果显著,2050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下降到2吨标煤/(人*年)。“电氢冷热气”互通互济,2050年,电、氢、热、气占比分别为56%、9%、6%、79%。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2)能源配置体系转型:广域互联的全球电网,2050年,跨区、跨洲电力流6.6亿千瓦。电氢协同的绿氢网络,2050年,氢能实现跨洲及洲内跨区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输送规模约5000万吨,占全球氢能总需求的10%。
3、方案特色
(1)安全充裕:保障能源安全充裕供应,具有高度清洁化和电气化特征。
(2)合作共赢:通过互联互通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开发,实现能源需求与高质量、低价格清洁资源优化配置。
(3)技术可行:以相对成熟可靠技术为基础,不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
(4)产业拉动:可落地性强,以有限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创造综合价值累计超过800万亿美元。
三大协同是什么
1、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
目标:兼顾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转型,实现能源包容转型。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内容: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因地制宜开发集中式和分布式清洁能源。推动化石能源转型与发展,通过煤电综合利用模式实现发电装机与碳排放的脱钩,发挥煤电灵活调节、安全保供、应急备用等作用。促进终端电气化及多能转换,推动电能替代、氢能替代、电制原材料替代等,实现清洁能源的深度利用。
作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避免清洁能源发展初期可能出现的能源缺口。降低转型成本,充分发挥化石能源的调节作用,提高能源系统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
2、能源与产业协同
目标:促进能源转型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实现能源公正转型。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内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载能产业的高质量绿色转型,为发展中国家绿色可持续工业化提供发展新机遇。促进区域发展与电网互联,将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国家间区域间清洁能源合作,提升各国减排力度,共同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电力可及性、降低用能成本,增加体面就业。
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能源与气象协同
目标:提升能源系统韧性,实现能源韧性转型。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内容:构建气候适应型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多元主体电源、智能互联电网、灵活开放负荷,加强能源电力与供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协同应灾能力。促进能源气象融合技术发展,包括气候感知、规划运行、应急恢复、多系统协同等4大领域共计12类重点技术。建立完善政策和市场机制,积极动员政府、企业、社区、公众各方资源,提升全社会的响应能力。
作用:提升能源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降低气候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主要结论
1、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
(1)包容转型:兼顾发展中国家实际需求,以化石能源转型支撑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实现能源包容转型。
图源《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几点思考》
(2)公正转型:以更大范围的能源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协同减排,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和减排成本,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升能源可及性,增加体面就业,实现能源公正转型。
(3)韧性转型:通过提升能源系统充裕性和灵活性,增强基础设施韧性和可靠性,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实现能源韧性转型。
2、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转型的综合效益巨大
(1)创造综合效益: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型,创造经济、社会、气候、环境多重效益,创造的综合效益累计超过800万亿美元。
(2)落实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电网互联、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理念为内核,对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协同带动作用。以落实《巴黎协定》为目标,全面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气候和环境效益。未来,清洁能源将成为主体能源,能源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源与产业将深度融合,国际合作将更加紧密。
这份PPT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核心,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和策略。PPT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案例生动,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