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商务部公布就加拿大对华相关限制性措施进行反歧视调查裁定。加拿大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部、农业及农业食品部以及渔业和海洋部等部门负责人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采取反歧视性措施,决定对加拿大菜籽油、水产品及猪肉等加征关税“深感失望”,同时表示“愿意与中方进行建设性对话”。中方措施“可能使加拿大农民遭受沉重打击”。该国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该省油菜籽产业“因加拿大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而沦为牺牲品”。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中国对部分加拿大农产品征收关税,这反映中加关系何种现状?“中方有关部门已经就此发布了公告。”毛宁表示,加拿大方面不顾中方多次规劝,执意对部分中国进口产品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正常贸易秩序,严重损害中方合法权益。中方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完全正当,合理合法。“我们敦促加方采取切实行动,纠正错误做法,为两国企业开展正常贸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视和预期的环境。”毛宁强调。
卡尼与特鲁多(资料图)
中国于2025年3月宣布对加拿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主要涉及菜籽油、油渣饼、豌豆等产品。这是中方针对加拿大此前对华电动汽车、钢铁和铝制品加征高额关税"反歧视"反制措施。加拿大自2024年10月起单方面对中国相关商品加税,被中方认定为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主义行为。此举不仅冲击加拿大农业出口加剧其经济压力,也折射出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态势。未来双方贸易关系可能进一步复杂化,需通过对话平衡利益,避免对抗性政策损害全球经济复苏。
加拿大此举被外界视为向美国示好,尤其是在美国推动对华贸易限制的背景下。例如,加拿大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时,其进口量仅100辆,实际影响有限,但此举被中国视为“政治作秀”和“递投名状”,导致中方采取精准打击策略。中国通过加税保护本国农业和制造业。例如,加拿大菜籽油、豌豆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加税可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推动国内农业升级(如扩大非转基因油菜种植)。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倒逼国内农业和制造业提升竞争力。
马克·卡尼(资料图)
加拿大央行原行长马克·卡尼在加拿大执政的自由党党领袖选举中高票胜出,接替贾斯廷·特鲁多成为新的自由党领袖,同时也将成为新一任加拿大总理。而此时,加拿大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着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战带来的严峻挑战。尽管卡尼从未担任过国会议员,在政治领域经验有限,但他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担任加拿大央行行长,以及在英国脱欧谈判期间担任英国央行行长的丰富履历,被认为是他赢得此次选举的主要原因。
在发表胜利演说时,卡尼对特朗普施加的不合理关税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并宣布,在自己的领导下,加方将继续实行报复性关税,以抵制美方的不公正图谋,捍卫国家利益。在此之际,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对华关系上,加方的态度显然更加务实。叫嚣着要反抗美国的戴维,在卡尼胜选的次日,就向他提出建议,希望他在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中让步。戴维指出,加拿大曾因迎合特朗普,而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但最终未能获得任何实质利益,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特鲁多(资料图)
马克·卡尼的当选,意味着加拿大新政府未来的执政方向和特鲁多政府相比,可能会有所调整。然而,作为一名金融和经济能手,马克·卡尼应该非常清楚,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加拿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况且,他在竞选之时也主张废除特鲁多政府制定的碳税政策,鼓励民众绿色消费。假如他真的想在发展本国经济上,交出一份完美答卷,就需要务实地考虑对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而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绿色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将是促进中加关系破冰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