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原董事长谢乐斌因工作调整离任,陶耿正式接任新一届董事长职务。本次人事调整,是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之一。
谢乐斌是投行出身,曾任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常务董事,国泰君安证券投行事业部总裁;也曾在国泰君安证券担任稽核审计总部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营运总监等职务,在本次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中,谢乐斌任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同时也于2025年4月21日起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长。
陶耿此前在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任职,2014年03月至2016年3月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陶耿自2016年5月19日开始担任国君资管总经理,其总经理任上合作过三任董事长,分别是龚德雄、江伟、谢乐斌,此次由陶耿接任国君资管董事长也算是顺理成章。
下表是国泰君安资管的历任董事长的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陶耿除了本次接任国君资管董事长以外,也于2025年4月22日起接替路颖担任海通资管董事长,也就是说陶耿一人同时担任国君资管和海通资管两大券商资管子公司的董事长。
在陶耿接任海通资管董事长之前,海通资管总经理一职也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变动。先是2025年2月27日原总经理王岗因工作变动离任,由时任副总经理左秀海代任总经理一职;不足两个月时间之后,2025年4月25日,海通资管公告叶明为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左秀海先生不再代行总经理职责。叶明来自国泰君安证券,现任国君资管副总裁、首席信息官(代为履职)、首席市场官。
至此,海通资管的董事长职务、总经理职责均由国君资管的人员接任,陶耿又是一肩挑两大资管公司的董事长,可以说国君资管和海通资管已经进入进行实质性的整合阶段,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两家公司,在管理架构上已经与一家公司无异。
根据海通资管2025年4月17日披露的财务报告,海通资管2024年收入4.7亿元,同比下滑12.35%,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滑26.43%。不过,业绩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海通资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员工总人数为180人,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81人仅减少1人。但是,如今在国君资管全面开始整合海通资管的情况下,海通资管这180名员工的职业前景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是海通资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员工情况:
资料来源:海通资管2024年年报截图
国君资管发展势头强于海通资管,员工人数接近海通资管两倍
国君资管和海通资管都是成立较早的一批资管公司之一,但是国君资管相比海通资管的一大优势是国君资管已经于2021年获批公募牌照,可以拓展公募业务。2025年3月以来国君资管已经两次发布公告聘任基金经理助理。
从两家公司的业务发展来看,国君资管要明显好于海通资管。国君资管在三年业绩负增长之后,已经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根据国泰君安证券年报披露,2024年国君资管的营业收入17.09亿元,同比增长19.07%,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为3.37亿元,同比增长18.87%,已经连续两年实现20%左右的增长。
下表是国泰君安资管近五年的收入和利润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反观海通资管,公司的收入已经连续四年同比负增长,2024年海通资管收入4.7元,同比下滑12.35%,这一收入仅为2020年收入的25.73%。盈利情况也同样如此,2024年海通资管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下滑26.43%,这一利润水平仅为2020年公司净利润的27.37%,四年累计下滑超过70%。
下表是海通资管近五年的收入和利润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从两家公司的人数来看,国泰君安资管2024年的财报尚未披露,但是根据该公司2023年的年报数据,截止2023年12月31日,国泰君安资管共有325人,其中投研人员113人占比最高,其次是中后台人员86人。
下图是国泰君安资管2023年的员工情况: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资管2023年年报截图
相比2022年305人,国泰君安的总人数在2023增加了20人到达325人。从公司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可以简单推测国君资管的员工人数在2024年可能已经进一步增长,或许已经是海通资管2024年人数的两倍左右。
2023年国泰君安收入14.35亿元,同比个位数增长8.66%,但是2024年国泰君安资管的收入17.09亿元,同比增长19.07%,增幅明显加大,因此可以合理推断国泰君安资管2024年的总人数在2023年325人的基础上会进一步增长。
国泰君安资管在业务发展态势上要明显更好,员工人数也要显著多于海通资管,同时还具有公募牌照优势,两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在整合过程中海通资管处于劣势地位,部分重叠岗位的员工职业前景堪忧。
来源:机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