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再度引发热议。此前,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和实业”计划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全球43个港口整体出售。这些港口中,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核心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成为交易的焦点。它们控制着全球约6%的贸易流量,而中国21%的商船需要经过这些港口,意义重大。
巴拿马运河是中国与拉美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85%的进口液化天然气和60%的铁矿石都依赖通过这条航道运输。对于中国商船而言,巴拿马运河的作用无可替代。如果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程将增加1.5万公里,航行时间也会延长20天,每吨货物运输成本高达50到280美元。此外,委内瑞拉的原油通过巴拿马运河运输,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24天,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回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通过收购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运营权。这一战略举措让他掌握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重要咽喉,并通过收取过路费,轻松从全球贸易流量中获取丰厚收益。今年3月,李嘉诚计划以228亿美元出售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卖方是美国的贝莱德财团。然而,由于担忧这一交易可能影响国家安全,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该交易进行了冻结,同时官媒批评李嘉诚“屈服于美国”,并对其家族企业进行了严厉的指责。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也因此被踢出香港特首顾问团。
考虑到港口问题可能成为美国制约中国的“卡脖子”问题,2024年,中国便在秘鲁建设了钱凯港,并通过铁路网连接南美多个国家。此举使得中秘海运的时间缩短了20%,并创造了45亿美元的年收入。与此同时,尼加拉瓜运河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预计将成为中美之间的第二条重要航道。中国还在巴拿马推动人民币结算,2023年,人民币在巴拿马运河的贸易占比达到28%。此外,中巴之间的本币互换规模也已经达到50亿美元,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霸权。
面对中国在美洲的日益布局,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2023年2月,美国曾试图煽动巴拿马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但遭到巴拿马政府的拒绝。不久后,李嘉诚出售港口的消息传出,这一事件与美国的干预有着难以忽视的联系。7月,美军与巴拿马举行了“巴拿马极限2025”军事演习,利用黑鹰直升机演练“保卫运河”的场景,无疑加剧了紧张局势。
在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计划被暂时叫停后,中国央企中远海运提出了加入收购财团的申请,并要求拥有“一票否决权”。中远海运的核心要求是确保中国船只能够优先通过港口,防止美军独占港口,同时抵制针对中国的涨价行为。作为全球航运业的巨头,中远海运由国务院全资控股,总部位于上海,员工近12万人。其船队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拥有1535艘船,总运力达到1.3亿载重吨。此外,中远海运在全球拥有58个集装箱码头,年处理1.3亿标准箱,集装箱运输量位居全球前三,是全球第二大集装箱制造商。2022年,其年净利润高达1095亿元,2025年一季度利润增幅更是达到73%。
中远海运不仅在做生意,它更是中国的战略支柱。其LNG船队承运着中国60%的进口天然气,而通过北极航道运输俄罗斯原油的航程比传统路线节省了20天。面对美国威胁“封锁马六甲”,中远海运已经提前在秘鲁钱凯港、尼加拉瓜运河以及北极航道上部署了备份路线。
在中远海运的强势加入后,李嘉诚面临的压力陡增。他原本希望通过出售港口来套现228亿美元,用以降低负债,但交易被冻结后,长和实业的股价在一天内蒸发了781亿港元,净负债率也始终未能有效降低。同时,巴拿马政府也趁机要求李嘉诚支付13亿美元的税款,并威胁收回港口的经营权。国内舆论对李嘉诚的批评不断,官媒痛斥他“缺乏家国情怀”,他和家族多年来积累的政商关系也迅速瓦解。
原定于7月27日前达成协议的港口交易谈判现在被推迟至9月底。尽管这是第一次延期,但恐怕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美国来说,若同意中远海运加入收购财团,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其在港口交易上的失败。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一直强调“赢”的重要性,这种舆论压力使得美国政府不愿在此问题上让步。因此,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被多次延期,卖港口的计划同样会被拖延。对于中国而言,维持现状是最理想的局面。因为李嘉诚家族已经拥有这些港口超过20年,我们对此并不反感,只要这些港口不落入美国手中,我们就可以避免在未来被卡住脖子。
目前,这场围绕巴拿马港口的争斗,结果是美国没有输,中国没有赢,最终,受伤的只有李嘉诚一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商海沉浮,他的决策无疑让他在财富和声誉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