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召开的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表态,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下半年重点工作。这一表态标志着国有大行开始主动承担规范市场秩序的责任。会议要求坚持产品客户对位,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固经营基本盘。
银行业"内卷"现象日趋严重
当前银行业"内卷式"竞争在存贷款两端均有明显表现。存款端方面,银行普遍存在规模情结,将存款视为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考核节点,"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等行为屡禁不止。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将已下调的存款利率变相补回,造成实际利率"明降实升"。
贷款端的竞争更加激烈,利率呈现"下行快"特征。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对贷款业务过度竞争,部分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今年一季度,消费贷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利率一度跌破2.5%。这种不考虑负债成本的低效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从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国内银行机构纷纷将消费贷利率下降到"2"字头,包括发布优惠券、提高贷款额度在内的各种营销轮番上阵。
多地监管部门积极响应整治行动
广东金融监管部门率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广东银行同业公会明确按照"1+3+N"制度体系推进综合整治,其中"1"指监管部门出台的负面清单,"3"包含自律公约、倡议书及承诺书,"N"涵盖各业务领域的自律举措。今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保险"报行合一"显效,银保业务手续费及佣金规模较2024年同期压降5%。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发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从落实贷款"三查"、防范恶意竞争、健全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该公约重点整治银行机构与房地产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之间的返佣乱象,正式叫停任何形式的"返点"行为。宁夏银行业协会也组织召开"内卷式"竞争情况座谈会,通过成立检查组现场督查,督促问题整改。安徽宣城市银行业协会倡议坚持合规经营,抵制内卷,严守利率定价底线,聚焦增量市场,优化金融服务质效。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