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 深圳报道】Mini版LABUBU即将发售,能否延续LABUBU的热度?
8月20日,泡泡玛特中报业绩会上,其创始人王宁从口袋中拿出一个Mini版LABUBU,介绍称:“该Mini版将于本周发售,相信会成为爆款。”
这一新品迭代动作,叠加上半年泡泡玛特创下“史上最好业绩”,带动公司当日股价、市值双双创历史新高。日内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涨超12%,收报316港元/股,最新总市值4243.70亿港元。
LABUBU新品开发相对克制
8月20日上午,可以挂手机上的Mini版LABUBU一经官宣,引得部分网友直呼“顶流又回归了”,同时猜测其价格是否会同步mini。
回看年内LABUBU的爆火,自4月份其3.0系列线下发售,一盒难求;一款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元高价。直至6月中旬,LABUBU开启线上预售,二手交易市场上的售价应声“腰斩”。
就在市场以为LABUBU热度削减时,其Mini版来了。事实上,大河财立方记者查询潮玩交易平台千岛App注意到,LABUBU系列毛绒玩偶售价仍存在溢价。以“前方高能系列”8月20日的市场行情为例,官方售价594元/盒,近3日成交均价溢价有所下降。
面对LABUBU已有销量基数较大,未来能否持续火爆的提问,王宁回应表示:“当一个IP成为世界级的IP,可开发的方向很多,它真正的商业价值才刚刚开始。并不是大家讨论得比较多,它就有价值,讨论得少,它就没有价值。”
在介绍Mini版LABUBU时,王宁直言:“今年LABUBU的开发相对克制,没有过度消耗这个IP,现阶段市场需求还很大。”此外,相比于关注数据,王宁强调,自己更关心IP平台整体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将于近日推出星星人、歌手周深联名款等新品,预售未开先火。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原价129元/个的联名隐藏款售价高至上千元,这其中也有粉丝效应在助推。
下半年海外新店要开到哪儿?
中国潮玩品牌“走出去”的潜力正在被逐渐验证。
记者注意到,在诸多国产潮玩品牌出海进程中,开设线下门店,直接面向消费者,是潮玩品牌打开本地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
从泡泡玛特海外经营数据来看,上半年海外市场首次分为四大区域,包括中国、亚太、美洲和欧洲及其他地区。其中被王宁寄予厚望的美洲市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42.3%至22.6亿元。
在王宁看来,海外市场增长确实比他们预想中更快,而支撑这个判断的主要因素是很多国家的市场才刚开始布局。泡泡玛特联席首席运营官文德一现场透露,今年下半年计划在中东地区的卡塔尔多哈机场开设第一家门店,以及未来期待在中南美、南亚、俄罗斯开发市场。
据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门店总数达128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0家,单店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3%。新开门店平均面积同比增长25%,位置聚焦各地商圈,重视店优不在店多。综合调整下,海外门店运营效率提升,成为其海外业务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今年年底预计在海外开设200家门店,已经有首店的城市,会开设二店、三店,中东等未开发市场,计划开设首店。”会上,文德一提到,海外开店的速度不会明显加快,更重视把门店做好。
在国内市场,王宁也提到,尽量不增加国内门店,预计年内新增不超过10家,但要把每个门店做好。
近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泡泡玛特在深圳中洲湾的门店发现,除了LABUBU,诸如CRYBABY(哭娃)等热门IP都推出了毛绒产品,品类多样,包括玩偶、手提包、背包等。而且这些毛绒产品同样备受青睐,货架上的标签多为“产品陈列展示”或售罄。
店内IP周边品类众多,如另一款核心IP SKULLPANDA推出了水杯、手机壳、手机挂件、勋章、数据线等产品。此外,除了泡泡玛特自有的艺术家IP,记者看到,门店里还有天线宝宝、蜘蛛侠等知名IP。
中国原创IP出海从“制造型”转向“品牌型”
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深圳多家潮玩集合品牌线下门店发现,毛绒产品已成为货架上的核心品类。在 TOP TOY、九木杂物社等门店内,除了传统盲盒、卡牌,还集结了草莓熊、三丽鸥等经典 IP,以及《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影视衍生IP,不同品牌差异化选品不同。
随着“情绪经济”逐渐升温,潮玩IP产品不断扩容,周边产品愈加丰富。事实上,潮流IP的生命周期,往往不会取决于短暂的爆红,而在于能否通过系统性的运营持续挖掘其深层价值。
正如迪士尼旗下的米老鼠、唐老鸭,诞生至今已近百年,依旧备受一代代孩童喜爱,背后是迪士尼对IP的长线布局。
“我个人不认为哪怕有一个IP占比特别大,它就不健康,比例对我们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就像米老鼠对于迪士尼。”王宁在业绩发布会上直言,“更多元的IP可以证明我们是一家更加健康的平台化公司,我们希望各个IP都能够有自己的特点,也更关注怎么呈现出IP更好的一面。”
对于投资者而言,旺盛的潮玩市场需求是支撑泡泡玛特业绩的关键,如何将这部分需求变现则是关键。记者注意到,尽管泡泡玛特开启了线上预售,但目前普通消费者仍旧难以买到热门产品,这种微妙的“饥饿感”短期会支撑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但如果热门产品持续很难购买到,可能会使得部分有着从众心理的消费者选择离场。
面对公司产能能否应对市场需求,泡泡玛特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表示:“现在公司一个月的产量等同于以前一年的产量。”以毛绒产品为例,袁俊杰提到,当前公司一个月的产能是2024年同期的10倍以上,现在是3000万个左右,精益生产自动化是实现目标产能的关键。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在海外市场热销,证明了国产IP的全球影响力。”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原创IP具有跨文化审美和共鸣能力,泡泡玛特通过IP原创实现全球溢价,这打破了传统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推动中国品牌向全球产业链高附加值上游跃升,助力行业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品牌型” 转型。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