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黄钰霖
“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将于8月20日下调。”陈女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前一日,她已从江苏银行客户经理处得知,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将由1.85%降至1.75%,降幅为10个基点。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近日,浙江、贵州、吉林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将下调存款利率,降幅在10~20个基点不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多家银行近期推出了年化利率在2%以上的大额存单产品,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存款利率下调以中小银行为主,面对净息差下滑趋势,中小银行主动调控负债成本,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以稳定息差。在未来存款利率下调趋势仍将持续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应深入考虑如何摆脱高息存款依赖、打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最高降幅20个基点
江苏银行客户经理向陈女士介绍,本次调整后,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为1.75%,起存金额为1万元;同类定期存款产品一年期、二年期的利率则暂未调整。
实际上,多家中小银行近期已接连发布存款利率调整公告。
8月19日,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公示,该行人民币个人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别调整为0.8%、1.1%、1.15%、1.15%、1.3%、1.3%,较调整前下降10~20个基点不等。
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也宣称,将自8月20日起调整存款挂牌利率,涉及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等。其中,活期存款年化利率由0.2%降至0.15%,下降5个基点;个人储蓄定期存款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期的年化利率下调10个基点分别至1.15%、1.35%、1.6%、1.65%,三年、五年期则下调20个基点分别至1.75%、1.7%。
除了上述银行,吉林昌邑榆银村镇银行、贵定恒升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同样发布了存款利率调整通知,降幅均在10~20个基点。
“本轮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与其独特的经营情况密切相关。”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普遍面临客户基础薄弱、负债来源单一、对高息存款依赖度高、资产质量承压等问题。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贷款收益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往往高于大行,抗风险能力更弱。因此,中小银行下调长期限存款利率不仅是对政策导向的响应,更是主动降低成本、缓解流动性压力的选择。
“年中揽储等任务结束后,此前阶段性上调的存款利率往往会迎来下调。”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面对国有大行业务下沉带来的竞争,中小银行采取了阶段性上调利率的方式吸储。不过,今年国有大行已普遍下调了一次存款利率,为了顺应市场趋势和控制负债成本,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的举措也不难理解。
“2字头”大额存单上架
存款利率走低,也使得具有保本保息属性的大额存单产品受到储户的欢迎。当然,去年以来,银行普遍调控负债成本,对大额存单年化利率的走势形成了压制。目前,年化利率3%的大额存单已难寻踪迹,有的银行甚至下架了五年期等期限较长的大额存单产品。
在此背景下,多家中小银行近期推出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获得了投资者热捧。江苏苏商银行官网显示,该行推出的二年期、三年期大额存单产品,认购起点金额均为20万元,年化利率则分别达2.1%、2.3%,发行规模分别为1亿元、2亿元。
此外,根据上海华瑞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该行推出18个月、年化利率达2.3%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为20万元,持有1天后可转让。不过,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该产品已在介绍页面注明“仅限上海地区购买”。
王蓬博认为,利率高的大额存单等存款产品能实现短期吸引资金、稳定负债规模的效果,但对中小银行而言,过度依赖高息揽储会加剧负债端刚性,不利于长期稳健经营。中小银行应警惕此类策略的不可持续性,更需通过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增强客户黏性、发展差异化业务来满足资金需求。
存款利率仍在探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人士预测,存款利率下调趋势将持续。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如何降低负债端成本以稳定净息差,仍然是银行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未来,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较大,且下调空间和必要性大于大型银行。”王蓬博表示,由于中小银行吸储难度更高,过去往往通过利率加点的方式吸引客户,因此导致其存款成本居高不下。当前,在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挤压下,中小银行的息差压力更为突出,为了平衡财务可持续性,需继续优化存款结构,逐步下调中长期存款挂牌利率。
“近期,中小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是为了顺应存款利率下降的总体趋势,这有助于压降负债成本、维持息差基本稳定,也符合金融管理部门政策导向。”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认为,银行业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去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既要保持存款业务稳定增长,更要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尤其是中小银行,要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克服路径依赖,不可盲目追求存款贷款规模扩张,而是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继续压降负债成本,努力保持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