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锦州银行、九台农商行之后,东北地区第三家上市银行拟挥别资本市场。
8月26日晚间,盛京银行宣布启动拟从港交所退市的计划。这意味着曾在国内银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东北“银行F4”,或将仅剩哈尔滨银行一家。
业内分析指出,此类“国资收购+港股退市”模式,既有助于银行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推进改革,也可能促使更多资本实力弱、经营承压的城商行探索类似路径,进一步加速行业分化与整合。
要约收购须闯多道“关卡”
8月26日,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盛京金控”)与盛京银行联合公告,盛京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发起全面现金要约,拟以29.67亿港元收购全部流通H股(每股1.32港元),同时以39.29亿元收购内资股(每股1.2元人民币),合计斥资约68.96亿港元,收购完成后推动盛京银行H股从港交所退市。
公告显示,此次要约收购的生效,需满足多项核心且不可豁免的条件:其一,独立H股股东在类别股东大会上需以不少于75%赞成票通过退市决议,且反对票不超过10%;其二,盛京银行临时股东大会需以不少于三分之二赞成票通过退市特别决议;其三,要约截止前,盛京金控及一致行动人需通过要约持有超50%投票权,且获独立H股股东持有的90%以上H股接纳;此外,还需取得香港证监会企业融资部执行人员对相关收购守则规则的豁免等。
公告特别提示,若最终退市,盛京金控无权强制收购未接纳要约的H股,此类股份将不再具备交易所上市流动性,且银行后续无需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不过,独立H股股东可通过投票反对退市——若类别大会反对票超其持股表决权的10%,要约将失效,银行将继续维持上市地位。
上市地位已经“名存实亡”
官网显示,盛京银行前身为沈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更名,2014年12月登陆港交所,目前在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等地设有18家分行,下辖200余家经营机构,2024年末总资产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
为何要计划从港股退市?根据公告,盛京银行称此次要约有两大理由:一是可为股东提供更好的投资变现机会。从2025年开始到公告发布前H股最后一个交易日(2025年8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30.05%,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也上涨28.39%,但同期盛京银行的股价却下跌4.20%。此次要约收购价相较停牌前市价有大幅溢价,如得以实施,将为所有股东(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除外)提供难得的机会,从而变现其持有的投资。
二是通过要约实现H股退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盛京银行H股的成交量于截至最后交易日的90个交易日、180个交易日及36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每日H股成交量分别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0.0025%、0.0345%及0.0196%。较低成交量导致盛京银行从股权市场有效融资的能力极为有限,目前的上市地位不再为银行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公告提及,要约实施后,盛京银行将从H股退市,一方面有利于节省维持上市地位相关的成本,并将维持上市地位的相关资源重新分配至该行的业务运营,发挥区域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该行视实际情况所需,聚焦业务发展方向,从而推动该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从经营数据看,盛京银行近年业绩持续下滑。年报显示,盛京银行营收从2019年峰值210.02亿元降至2024年的85.77亿元;净利润从2017年峰值75.80亿元大幅缩水,2020年、2021年同比降幅分别达77.88%、66.61%,2024年其净利润为6.21亿元,同比下降15.21%。
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68%,拨备覆盖率15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减弱。
港股上市中小银行分化明显
事实上,盛京银行并非东北首家退市的港股上市银行。2024年1月,锦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其第二大股东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要约收购其所有已发行的H股和内资股,同年4月15日,锦州银行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2025年7月,九台农商行也公告称,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对公司所有已发行的H股和内资股发起全面现金要约收购。若收购完成,该行H股计划从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
九台农商行在公告中阐明退市原因:近年来财务表现和状况持续下滑,面临严峻的经营环境挑战。公司认为,以非上市公司的身份进行运营,将更有利于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对业务、架构和战略方向进行必要调整。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国资收购+港股退市”的处置模式,为经营承压的区域银行提供了化解历史问题、推进改革的路径,预计未来更多资本实力弱、区域经济依赖度高的城商行可能跟进,进一步加速行业分化与整合。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随着锦州银行、九台农商行、盛京银行陆续“离场”,曾被称为东北“银行F4”的上市银行阵营,或将仅剩哈尔滨银行一家。但哈尔滨银行的资本市场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自2020年9月股价首次跌破1港元/股沦为“仙股”后,便长期在低位徘徊,截至8月27日收盘,股价仅报0.435港元/股。
从行业整体来看,据南都湾财社统计,目前内地赴港上市的城商行、农商行共约20家。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徽商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已迈上2万亿元台阶,资产规模最小的是2025年初刚刚挂牌的宜宾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为1092亿元。从股价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截至8月26日,共有10余家银行的股价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青岛银行、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天津银行以及徽商银行表现突出,H股股价年内涨幅均超过40%。
与此同时,亦有部分银行面临“低股价、低成交”的困境。以盛京银行为例,自2023年9月起,该行股价从近6港元/股开始下滑,2023年12月该行股价跌破1港元/股,随后在1港元/股左右徘徊。
锦州银行的股价也曾长期低迷。2015年12月7日该行上市当日开盘价4.67港元/股,2016年底达到阶段性高点9港元/股以上,此后股价一路震荡下行。2022年11月一度跌至0.42港元/股。2023年1月20日上午9时,锦州银行H股正式停牌,停牌前价格为1.38港元/股,较高点跌去超八成。据锦州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H股于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的90个交易日、180个交易日和36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每日H股交易量分别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0.00015%、0.00010%和0.00007%。
盛京银行若退市会否影响投资者对城商行板块的信心?王蓬博表示,短期内这一事件或引发市场对高风险区域城商行估值的重新评估,对资产质量弱、经营能力不足的机构形成情绪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