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经常看到,中国经济第二收到动摇,中美贸易战“中国经济告急!GDP占比跌回美国60%以下差距再次拉大!”
那个“60%”是怎么算出来的?把我们用人民币辛辛苦苦干出来的GDP,换算成美元,再去跟美国的比。
这几年美国为了解决自己的通胀问题,拼命加息,让美元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快速升值,这样一来,我们的人民币换成美元时,账面就变少了。
这纯粹是一场由汇率引发的“数字魔术”。而真正反映我们身体素质的“肌肉含量”——也就是实际经济增长率,我们2025年预计是4.5%左右而美国呢?只有1.8%。
谁的马车跑得更快,一目了然。所以别再被那个虚胖的“体重”数字给唬住了!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汇率是虚的,那美国的打压总是实的吧?”从2018年开始的贸易战,到2025年特朗普老哥“二进宫”后直接把关税飙到145%,一副要“一波带走”的架势。尤其是在芯片高科技领域,更是恨不得把我们家的路都给堵死。
美国的极限施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倒逼出了一个更强大的“中国芯”。以前总觉得造不如买,现在好了,没得买了,只能自己撸起袖子干。从光刻机研发到华为麒麟从7纳米迭代到5纳米,我们硬生生在“科技无人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以前总觉得美国市场最大,现在人家不跟你玩了,我们才发现,地球是圆的!对美出口依赖从20%降到15%,但我们和东盟、中东、俄罗斯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甚至开始用卢布、人民币直接结算。这叫什么?这叫“东方不亮西方亮”!
以前靠出口拉动,现在我们发现,14亿人自己的市场才是最可靠的“压舱石”。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从55%飙到65%,新能源车从100万辆卖到800万辆……我们自己人买买买,就能撑起一片天!
你看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我们非但没被打趴下,反而把筋骨练得更结实了。这波操作,是不是得给对手送一面“最佳陪练”的锦旗?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是短时间的数据变化,而是长期的耐力、智谋和格局的比拼,
美国现在的数据好看吗?好看。但背后是快要爆炸的债务、居高不下的通胀,以及制造业空心化的巨大隐患。我们虽然在转型期会经历阵痛,数据会有波动,但我们的优势在于: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这让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不可替代,
高铁里程从2,9万千米大幅攀升到4,5万千米,5G信号在全国都实现了覆盖,这可是让经济能顺顺当当运行起来。
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已然超出七国集团,咱们跟欧盟、中东的合作也在稳稳地推进着,这就让咱们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战略层面的空间。
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是它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韧性、社会凝聚力以及在全球格局中的战略智慧,
我们只需要保持清醒,专注走好自己的路。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谁又是真正的实力派,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这盘大棋,我们下得起,也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