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逝世后媒体传播的宗老生前身后事,引发民众感怀。
同时,娃哈哈的竞争对手农夫山泉遭遇一场“猎巫”行动:创始人钟睒睒因一些真假难辨的“旧事”被指忘恩负义,农夫山泉网络主播被网友骂到含泪关播,农夫山泉水源地所在政府被人指责“为钱可以出卖水资源”。
骂仗愈演愈烈,钟睒睒只得在宗老“头七”后的第一天发文辟谣。
正当竞争,无需造谣生事
众所周知,娃哈哈和农夫山泉是竞争对手。
作为同行业的巨头,两者在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品牌形象等方面竞争都非常激烈。甚至在天然水与纯净水之争中,娃哈哈、农夫山泉各有主张,一度对簿公堂。
不过,商业竞争就是商业竞争,在法律框架之内光明正大地竞争,对市场是好事,对消费者也是好事。
职能部门要打击的、社会舆论要批评的、法律要惩处的,是那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
然而,宗庆后逝世后,由于民众对宗老的敬重,不少舆论便把棍子打向娃哈哈的竞争对手农夫山泉,甚至不惜捕风捉影、造谣生事,蓄意制造矛盾和对立。
自由选择,无关道德高下
因为感怀宗老而去购买娃哈哈产品,是消费者的自由和选择。
同样,认同农夫山泉的产品理念而去购买农夫山泉产品,也是消费者的选择和自由,不存在道德高下。
消费者有权自由选择商品。选择一款商品,看中的可以是品质、性价比、知名度,当然也可以是企业的美誉度。
一家企业或一个企业家,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当然非常重要,形象负面的自然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同。但这里的负面形象,应是基于客观事实作出的评判,而不是基于谣言或蓄意制造的对立。
尊崇宗老,应该学习他身上体现的企业家精神,包括勇于开拓、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等,但决不是去蓄意诋毁伤害另一家企业或另一名企业家。
保护民企,防范网络暴力
娃哈哈成长过程中,曾饱尝谣言之苦。
“营养快线等饮料中含有橡胶材质”“爽歪歪里有肉毒杆菌”等谣言,一度导致娃哈哈产值大规模缩水。据娃哈哈统计,这些谣言共传播1.7亿次,给娃哈哈造成近200亿元损失。
以至于宗庆后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及企业困难时表示:“我们没有什么其他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网络谣言。”
农夫山泉遭受的谣言同样不少。2009年,它的瓶装水被指含有砒霜;2013年,它的产品被指不符合标准。
两场风波中,宗庆后都主动声援,表示农夫山泉的水质没有问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抹黑。他说,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是对民族品牌的打压。
“宗老生前痛恨网络暴力”并非假话。
2015年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宗庆后还提出《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企业权益的建议》,为企业发展发声。
局有城府,情无真假。
中国民营企业之间,有竞争,也有尊重与支持。
如今,宗老已逝,曾伤害娃哈哈的刀,又朝着另一个叫农夫山泉的品牌身上砍去——没有肉毒杆菌、砒霜,那就用“道德”的大刀砍。
对已逝之人,于心何忍?
对关注民营企业的大众,又何尝不是欺骗与辜负?
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关心关注。但最根本的是公正和公平,是凡事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动不动就被捏造的事实贴上恶名标签。
文|记者向玲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