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中信保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永赢基金等公募上月上报的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的申请于本周一获得批准,首批场外科创100指增产品即将面世,科创100指数的产品生态有望进一步得到完善。
科创100指数从科创50指数样本以外,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科创板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主要编制方案要素与科创50指数保持一致,反映的是科创板中等市值证券的整体表现。行业分布上,科创100指数成份股超过半数分布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与科创50指数形成较好互补。
浦银安盛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监孙晨进表示,科创100是科创板的中盘指数,也可以定义为科创板中的成长股,汇集了非常纯粹的科创类成长性公司,具有高弹性的科技股属性。从指数成分股来看,科创100的最大优势是研发费用占比很高。对于成长股、科技股来说,研发投入是未来收入弹性的核心指标。对于为何采用指增策略,孙晨进表示,这是希望在得到该指数Beta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科创板股票中优中选优,力争利用科创股票活跃波动大的特点,采用量化模型进行投资,尽可能战胜指数,获得超额收益。采用场外基金的形式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如定期定额投资等。
中信保诚基金认为,相较于科创板中市值和流动性较佳的50只股票,科创100指数在科技板块中的分布更加均衡、风险可能更分散。公司预计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里,具有创造性的科技公司的成长性或会得到更好的体现。通过选股,对创业公司进一步筛选,能够更好地聚焦于那些更容易研发成功的项目,这也是投资科创指数的关键所在。从资产配置的工具属性看,指数及其增强基金因为特征明确、风格稳定可以成为很好的资产配置的工具。从指数产品布局看,会从相对禀赋优势出发,以“增强”为抓手,遵循“从宽基规模到主题行业、从主题行业到风格策略”的基本路径,为市场提供“alpha+beta”工具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