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尾盘闪崩非常惊险,尤其是港股,恒生科技算是闪崩了,下午2点最高涨超4.1%,收盘却大跳水至-0.87%。其实这种跳水背后所包含的潜藏机会非常多,意义也是重大的,只是我身边很多朋友没把这种尾盘调整当回事,所以这里就详细讲一下。
一,跳水细节体现的危机
而具体股票,波动最大的就是那些互联网公司和半导体芯片公司。其中,阿里一度涨超9%,收盘仅+2.55%,快手、B站一度都是13cm以上的涨幅,收盘滑落到+6%左右,最惨的是,小米收跌-5.56%,中芯国际H收跌-4%,腾讯也微跌0.5%。
而这和外资的关系很大,数据也佐证了,外资在这波行情中,买入的方向很窄,仓位集中在大型头部科技股。
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如果我们去看媒体上的讯息,外资是排队反水看好港股和A股。论点一个比一个劲爆。比如德意志银行的报告连《中国吃世界》这种标题都用上了。
但现在量化模型是机构观察市场的主要工具,比如海通的量化模型测算结果,就是外资实际最近是在离开港股,而港股、A股在外资看来都是中国资产,所以动作基本是同步的。
换而言之,看不到那些大机构的动作,甚至凭感觉还能做出相反的判断,才是普通人最近最大的危机所在。
二,羊群效应会疯狂出现
普通人炒股时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从而形成羊群效应,而此刻,羊群效应恐怕杀伤更大。本来大多数投资者就是看着别人都赚钱了,所以进场炒股,打算一起赚的。一旦股票噼里啪啦一跌,立马回没方向,然后随大流。
殊不知股票市场本来就是少数人赚钱的地方,趋同、从众的结果就是被收割。当前很多股票就是一股脑的下跌,恐怕就是这种「羊群效应」的威力显现。
三,别跟着羊群跑
那么,机构动作真看不出来吗?显然,即便是普通人,也是有办法看到的。我们看下面两个股票,事后看,一个调整后很快创新高,里面机构一定在积极参与。而另个每次调整都在创新低,里面机构肯定逃跑。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吗?
看不出来的也是正常的,因为机构动作一直和散户、游资的交易混一起,肉眼怎么能区分。
要区分也是用交易大数据做分析、比对。比如我们看下面观察「机构交易特征」数据的结果。
左侧股票,每次回落中,机构都处于放弃状态,所以总体就是震荡向下创新低,下跌就是真跌;
右侧股票,每次回落中,机构都愿意积极参与非常明显,所以能够创出新高,下跌也是假跌。
类似,这样的情况,最近市场里是很多的,不少股票就是今天涨一天,明天跌一天,搞得人买又不敢买,卖也不敢卖。而这种难处,都是因为只看走势,不看机构动作造成的。弄到最后,自己也称为羊群中的一员。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四,震荡异动
昨天尾盘跳水后,今天市场指数上是小震荡,但用系统统计「机构交易特征」,明显各种类型震仓都在增加,说明昨天到今天的调整中,很多股票实际是在洗盘,那么洗盘的股票不说立刻都能涨,但至少里面的机构态度是想在做第二把的,这就会酝酿不少机会。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