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9日午盘,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光伏电池组件行业23家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七成企业录得亏损。在此背景下,行业监管持续发力:7月3日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8月19日,工信部等部门再次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重申“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的要求。
券商机构普遍看好行业后续优化趋势。中原证券等指出,下半年围绕“反内卷”的产品定价规范、企业并购整合、行业准入门槛提升及产品质量标准完善等措施将逐步落地,落后产能有望加速退出,行业竞争格局与产业链生态将持续优化。目前光伏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存在估值修复契机。
作为全球组件出货量长期领跑的企业,晶科能源(688223.SH)在近日发布的半年报中释放积极信号:“7月中下旬,产业链价格出现企稳回升。”公司同时强调,尽管短期光伏行业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持续进步与新兴市场崛起,光伏发电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长期市场空间依旧广阔。
需求动力依旧坚实,经营现边际改善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的光伏需求增长动力强劲。晶科能源半年报引用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报告数据指出,2025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年均3.9%的速度稳步增长,而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承接其中95%的增量需求,其中光伏发电更是核心支柱——到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一半将由光伏供应。这一数据背后,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光伏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近五年行业增速显著,2024年全球平均光伏发电渗透率已达6.57%,新兴市场的崛起与技术进步进一步打开了渗透率的提升空间。
政策端亦形成有力支撑。国内市场上,《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等政策密集出台,其中明确要求数据中心绿电消费占比需达80%以上;《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则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企参股投资“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项目,多重政策形成合力,为国内光伏需求提供中长期支撑。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多国也相继推出利好分布式光储系统的政策,为光伏企业的海外拓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在此背景下,晶科能源半年报业绩呈现“短期承压、环比改善”特征。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9亿元,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低迷、政策变化引发的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不过,积极信号已显现: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5.57亿元,毛利率也环比改善2.27个百分点,叠加7月中下旬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回升,企业经营压力正逐步缓解。
从业务基本面来看,晶科能源的行业龙头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并未动摇。半年报显示,截至第二季度,组件累计出货约350GW;2025年上半年总出货41.84GW,继续位居全球第一,第三季度预计出货20–23GW。其N型TigerNeo系列组件全球累计出货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凭借低衰减、高双面率、优温度系数等性能,有效帮助客户降低度电成本(LCOE),已成为出货主力。
四大战略应对行业挑战,差异化优势强化
面对行业“内卷”压力,晶科能源正通过四大核心策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与行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突破成为“反内卷”关键。近期,公司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最高转化效率达25.58%;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全面积转换效率达27.02%,双双刷新纪录。再破大面积N型TOPCon电池效率纪录。产能升级同步推进,预计2025年底40%-50%的现有产能将实现主流版型功率640W以上技术升级,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将进一步提升至650-670W。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产能升级预计可产生0.5-1美分的单瓦溢价,既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又能加速行业低效产能出清,助力行业“反内卷”。
全球化布局有效分散风险。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出货占比超六成,在日本市场多年保持出货第一,在沙特份额显著领先同业,并于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多地新兴市场占据率前列。其在巴基斯坦上半年组件出货量已超2024年全年。
数智化运营降本增效。山西大基地通过“垂直一体化”产能改造,将生产周期从22天缩短至7天,满产运营成本预计降25%。公司还推出AI战略白皮书,构建产供销数字化协同平台,目前已组建AI团队并推进近百个场景落地。
光储一体打造第二增长极。公司聚焦工商业与大型储能,上半年SunTera大储系统&SunGiga工商业产品实现多项目交付及产品线迭代升级,储能签单与出货超预期,连续多季度入选BNEF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全年6GWh的出货目标正稳步推进,光储协同效应逐渐显现。
下半年价格趋稳,分销市场更具优势
展望下半年,晶科能源方面称,中国市场需求历经上半年抢装潮后下半年回归正常,需求主要由集中式项目贡献;海外市场方面,美国市场需求受政策扰动存在不确定性;中东非、印太等新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保障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稳健发展。下半年整体市场需求量将与行业“反内卷”下谨慎供应相呼应,整体组件价格趋稳,定价更为灵活的国内外分销市场具有更大的价格传导优势。
券商机构也对晶科能源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在光伏装机需求增长、组件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的品牌、渠道与产品竞争力将保障出货量持续提升,而在TOPCon技术领域的领先布局(产能、出货、良率、成本等)将进一步巩固优势,维持“买入”评级。国金证券则重点关注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与储能业务,认为海外市场的高占比与储能业务的加速放量,将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总体来看,尽管短期市场环境给晶科能源带来业绩压力,但公司在技术创新、产能升级、全球化拓展、数智化管理与光储一体化布局等方面的积极进展,已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N型技术溢价的逐步兑现、储能业务的持续放量以及山西大基地等标杆项目的经验复制,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其探索的“技术驱动+全球化+数智化”发展路径,也将为光伏行业突破“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