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秋,一场为期四天的市集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
小红书首个线下市集于8月28日至31日启幕,汇聚百余位全国商家,带来从四川攀枝花现摘的阳光玫瑰葡萄、原创手作,到日系简约服饰、非遗老布改造作品等精选好物。
与此同时,小红书App底部新增的“市集”一级入口,将线下热闹延伸至线上,构建出跨越现实的消费场域。
“在小红书购物的用户数正在快速上升,尤其是年轻用户。因此小红书新增‘市集’作为一级入口,进一步提升用户购买心智。”8月28日,在小红书电商媒体交流会上,交易市场负责人来克分享了对新上线的小红书“市集”的思考。
这是小红书多年电商探索的延续和深化。
自 2023 年小红书设置独立的电商部门以来,它的发展重心主要放在 “人” 身上。
其提出了 “买手”“主理人” 的概念,希望借助一群有审美品味,又懂运营的主播、商家创造出优质笔记、直播内容吸引用户消费。
带货笔记、直播间成为了小红书电商最主力的承载场景。
经过几年的发展,小红书形成了差异化的电商模式——不堆砌 SKU 或依赖绝对低价,而是基于信任、优质内容,筛选出真正适配小红书用户需求的独特商品。
2025 年 8 月底,小红书启动新版本测试,App 主界面底部的导航栏中出现了一个名为 “市集” 的入。
这是小红书电商的专属频道,也是其时隔两年多,再一次拿到的主界面一级入口。
“市集” 也成为了承载这些好货的全新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5月7日,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双方将进一步开放融合,首次实现从小红书“种草”到淘宝天猫消费转化的全链路打通。
5月29日,京东也官宣与小红书的战略合作升级。
怎么看待小红书当前的差异化电商路线?
小红书将组建大商业板块,推动资源跨部门协同,此举意义何在?
红书商业化目前有哪些困境吗?
小红书也开通了红猫计划,向天猫京东等平台引流,是否和自己做电商的诉求冲突?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陈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从种草而种草拔草一站式体验,是小红书必然的电商选择。
通过合作引流来挖掘更多好货,然后自营,则是最稳妥的阳谋,友商也无法拒绝。
基于小红书内容创作者以个人体验为底色的口碑推荐,一直都差异于抖音、快手的网红泛娱乐直播带货引流。
尽管表面观感相似,但消费体验则迥异。
这条路,差异于简单依靠货架电商、直播带货的渠道压价模式,形成好货不太贵的口碑营销。
由此,让逐步走出“全网最低价”冲动消费状态的消费者,消费驱动力更大。
相对来说,也更加符合消费者带着目标来找好物的购物设定。
不过,小红书在电商上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种草太多,但“草本”(商品)不在小红书内。
只有全面资源协同,将更多第三方商品和小红书的内容创作者链接在一起,才能真正打通种草拔草一站式体验,而不再只是一个引流平台。
因此,如何极大丰富货品,且确保品控,是小红书作为平台方,现阶段需要面对的难题。
同时,确保种草质量,让内容创作者不单纯为带货而带货,而是用口碑体验驱动带货,是小红书长期内容生态管理上的平衡木,知难行易。
至于红猫计划位淘宝引流,和小红书电商之间不冲突,反而是补充。
毕竟,在短期内,小红书不可能无法完成全品类覆盖,自然需要给内容创作者更宽松的选择。
然后,根据销量和口碑,逐步丰富品类库存,这是阳谋。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