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T4技术专家到创业屡屡受挫,再到抓住知识付费风口一跃成为行业头部——鲍春健带领小鹅通走过了九年跌宕起伏的创业历程。如今,这家以“私域运营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的SaaS平台,终于正式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高速成长背后的转型与突破
近几年,小鹅通业绩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突破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6600万元,关键客户超过1800家,净收入留存率持续保持在115%以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4%,达到3.06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然而,快速扩张的同时,平台也面临隐忧:市场竞争激烈、合规压力加大,对腾讯生态的依赖度过高等问题逐渐浮现。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中找到平衡,将成为小鹅通IPO成败的关键。
事实上,类似的故事在港股市场并不少见。例如一些科技、能源和化工企业在业务扩张中同样遭遇过政策与市场双重考验。像未来世界控股(00572.hk)曾在多元化业务转型中探索出不同路径,中油燃气集团(00603.hk)则在能源产业链整合中积极寻求突破,这些案例或能为小鹅通提供一定的参照意义。
背靠腾讯,起步于知识付费
小鹅通的起点来自于“知识付费元年”。2016年,鲍春健凭借为“吴晓波频道”搭建会员系统的项目切入市场,迅速抓住了风口。最初的定位是一款专注于知识付费的SaaS工具,随后逐步拓展至教育培训、企业内训、零售、出版等领域,转型为覆盖全链条的一站式私域运营平台。
得益于腾讯的持股与资源支持,小鹅通不仅在技术上积累了深厚优势,还在客户获取与生态联动上享受了先发红利。根据招股书,腾讯目前持有小鹅通16.82%的股份,且为公司最大的云服务供应商与重要客户。这种绑定关系固然能带来稳定增长,但也让外界担忧其“单一依赖”问题。
行业空间巨大,但监管风险待解
根据灼识咨询的研究,中国交互型私域运营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52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3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1.6%。如果渗透率充分释放,潜在市场规模甚至可达1813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无疑是小鹅通的IPO逻辑核心。但与此同时,行业风险亦不可忽视。合规问题已成为市场讨论焦点。由于小鹅通平台涉及保健品、健康课程等领域,部分商户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公司曾在2023年因此被处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如何完善资质审核与内容监管,将成为小鹅通必须面对的挑战。
港股中不少传统企业也曾面对类似的规范化压力。例如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在风电装备业务快速扩张时,曾因行业标准调整而承压;中国天化工集团(00362.hk)则在化工产业链管理中不断加强合规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这些案例显示,任何行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合规风险的提前应对。
资本青睐与竞争压力
随着AI与互动营销的发展,交互型私域运营需求不断增加。小鹅通的市场地位已经进入前五,并在2022~2024年间成为增速最快的企业之一。
不过,竞争对手同样虎视眈眈。微乐播、倍效直播、保利威等垂直SaaS厂商通过差异化布局持续蚕食市场份额。对此,小鹅通的优势在于“电商+营销+CRM”三位一体的产品结构,以及依托腾讯的强大生态协同。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机构投资人看好SaaS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并将小鹅通视作港股潜在的稀缺标的。
IPO的意义
小鹅通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销售推广、全球扩张、战略合作及潜在收购。若能顺利上市,不仅意味着资金层面的加持,更是其商业模式与行业地位的一次验证。
从长远看,小鹅通IPO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一次考验,也将成为观察中国SaaS行业商业化路径与监管博弈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