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国华尔街的几大巨头银行正以强劲势头迈入第三季度财报季。
彭博社数据显示,分析师预计六大银行的利润较去年第三季度将增长 6%。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贾森・戈德堡表示:“当前市场环境良好。”
从周二早间开始,这些预期将迎来检验 —— 摩根大通(JPM)、花旗集团(C)、高盛(GS)和富国银行(WFC)将率先拉开财报披露序幕,美国银行(BAC)和摩根士丹利(MS)则将于周三发布财报。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投资者急需最新经济数据,本周各大银行的财报或将受到比往常更密切的关注。
盈透证券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指出:“从逻辑上讲,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市场会更迫切地想了解银行的观点。这些大型银行业务覆盖范围极广,触及众多行业领域,因此它们的看法往往具有参考价值。”
各大银行的核心贷款、交易及并购部门营收预计将全面增长。
除富国银行(其华尔街相关业务规模较小且起步较晚)外,分析师预计其他银行的投行业务与交易营收将连续第七个季度增长。戈德堡称:“目前市场处于历史高位,地缘政治方面动态频繁,利率和汇率也在波动,整体市场活跃度很高。”
今年大部分时间里,华尔街银行股持续上涨,推动因素包括手续费业务激增、贷款利润率提升,以及美国联邦政府监管机构(俗称 “环城公路监管机构”,因华盛顿特区以环城公路为界)放松资本与监管要求的举措已初步见效。
截至 10 月 10 日,花旗集团、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股价今年以来涨幅在 23% 至 40% 之间,跑赢标普 500 指数(^GSPC)至少 9 个百分点;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股价表现则与该基准指数基本持平。
三个月前,这些银行仍在摆脱今年春季起实施的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 当时关税导致交易停滞,企业借贷活动低迷。
不过,迪罗基咨询公司数据显示,此后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已突破 1 万亿美元,首次公开发行(IPO)、企业债及银团贷款业务也均出现回升。
在 9 月中旬举行的巴克莱银行会议上,这些银行的高管们均对并购业务、美国经济韧性及自身盈利前景表达了乐观态度。
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马克・梅森在会上表示:“全球客户都在思考如何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我们与他们就此展开了大量深入对话。”
第一资本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费尔班克则称:“我仍然坚信,消费者是当前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事实证明,即便市场预期第三季度银行支出将增加,这也并非坏事。例如,各大银行的薪酬成本预计均会上升,这正反映出投行业务与交易活动的升温。
摩根大通商业与投资银行联席主管道格・佩特诺在上述会议上表示:“我们将这类支出称为‘良性支出’。”
然而,银行高管们对资产价格的态度却远没那么乐观。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与高盛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均警告称,未来两年股票市场可能出现回调。戴蒙上周四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市场回调,我的担忧比其他人要多得多。”
所罗门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表示:“考虑到近期股票市场的上涨态势,未来 12 至 24 个月内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我不会感到意外。”
其他引发担忧的领域包括贸易、税收与移民问题。此外,若当前美国政府停摆状态持续,从关键经济数据发布、联邦贷款活动,到消费者支出与 IPO 审批等各类事务都可能受到延误。
巴克莱银行的戈德堡指出,近期美国汽车行业的两起破产案,给 “此前一段时间相对平稳的信贷环境” 带来了一些变数。
总部位于达拉斯的汽车经销商 Tricolor 与克利夫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First Brands 的破产,其具体原因似乎均与自身情况相关。但这两起案例共同引发了市场担忧 —— 投资者对高收益债券的需求,以及透明度较低的市场,可能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破产文件显示,五三银行与摩根大通对 Tricolor 存在信贷额度风险;而杰富瑞金融集团(JEF)、瑞银集团(UBS)旗下对冲基金部门奥康纳(O‘Connor),以及第一公民银行股份公司(FCNCA)旗下的 CIT 公司,则均被列为规模更大的 First Brands 破产案的债权人。
监管文件显示,尽管全部损失尚未确定,但杰富瑞通过其旗下勒卡迪亚资产管理基金,持有与破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First Brands 集团相关的 7.15 亿美元应收账款。自杰富瑞被披露为该破产案债权人以来,其股价已下跌 20%。
惠伦全球顾问公司董事长克里斯・惠伦在雅虎财经节目中表示:“过去几年,向基金发放的贷款、向非银行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一直在增加。这正是华盛顿方面人士普遍担忧的问题。”
他补充道:“目前来看,信贷状况还算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