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抹零#浙江舟山一名女子购物结账时,被告知应支付123.49元,然而当她扫码支付后,账单竟然显示123.5元,多收了她一分钱。不满的女子立刻质疑,为何会多收费?
而收银员却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反驳,声称只是一分钱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或许是这句轻描淡写的回应,点燃了女子内心的怒火。她果断拨通市场监管部门的电话,将这一细枝末节的纠纷反映给了相关部门。
市场监管部门展开调查,揭示了这家水果店近期竟然多次在微不足道的金额上进行收费,总计不过0.24元。这微薄的数额引发的争议却引起了法律的警觉。商家被责令退还多余的钱款,还被处以1000元的罚款。
这并非只是一分钱的纠纷,而是对于商家是否能够随意多收费的问题。如果事前明确告知,系统故障需要临时多收一分钱,或许女子并不会对此争论。问题的核心是,是否尊重消费者,而非仅仅是一分钱的数额。
对于商家处以1000元罚款,而非一万或十万元,背后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价格法》以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商家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经明示却收费,可被罚款。鉴于商家仅多得0.24元,罚款1000元是相对轻微的处罚。
然而,这起事件更深层次地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涉及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承担退款并支付额外赔偿。抹零可能曾是商家对顾客的好意,但在移动支付如此便捷的今天,以微小金额的“反向抹零”侵犯消费者权益,必然应受到抵制。这起事件教会我们,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争议,也应当引起我们对合理权益的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