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 文 朱哲 马腾飞 冉衡 李博 洪昊旸 摄影】2月22日,百家基金进洛阳产业峰会在洛阳举行。中金研究院副总经理洪灿辉围绕“2024年初观察:既定方向下的路径探索”发表主题演讲。
洪灿辉首先就当前全球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介绍。洪灿辉表示,以美元计价GDP来看,欧元区的经济规模早在疫情之前相比美国就已经在下降。中国则有所不同,疫情发生以后,中国GDP相比美国GDP的比重延续此前的上升趋势,在2021年达到高点,近两年这一数值有所下调,目前已经调整到疫情前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想,过去两年美元加息、美元汇率升值,用美元计价GDP进行比较对美国是有优势的,显得中国和欧元区GDP相对规模的下降。但短期汇率波动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可能背后还有一些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就是美国经济面临更多的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面临的问题则是需求相对不足。”洪灿辉表示。
如何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洪灿辉认为,方向是相对明确的,需要提振总需求,包括国外需求和国内需求,国外需求方面往往指的是促进出口,而国内需求方面是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目前来看,依靠外需和出口拉动总需求面临一些制约,内需也面临短期的GDP增速表现、中期的金融周期下行调整、长期的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
内需不振如何破局?洪灿辉表示,一个可能的路径是通过央行扩表增加货币供给,从而提振国内总需求。从美国的经验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发生后,美联储启动了较大规模的扩表,从而增加货币供给。从结果来看,通过央行扩表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对于提振国内总需求是比较有效的。总的来看,在提高国内总需求的既定方向下,相比通过信用扩张增加货币供给,央行扩表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政策路径。
责编:任浩鹏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