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金融时报》报道,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再度拿所谓“中国间谍案”炒作说事,声称情报机构将越来越多地披露这类案件,以提高该国对“安全威胁”的认识。他还声称,新西兰希望提高整个商界对这一威胁的警惕,这反映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所采取的战略。拉克森表示,新西兰将中国视为“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对手,正寻求一种平衡的战略。这包括在乳制品贸易、可再生能源协调以及扩大民间联系等领域的合作。
报道称,拉克森表示:“我们强烈认为,欧洲—大西洋地区发生的事情会对印度—太平洋地区产生影响。”他补充说,新西兰奉行平衡战略,与中国的合作涵盖乳制品贸易、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拉克森表示,新西兰将继续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力争在十年内将出口总额翻一番。但他坚称,如果有必要,不会因担心“遭到报复性经济胁迫”而在批评中国时手下留情。拉克森在采访中声称他对中国南海局势非常关注,并称维护国际法非常重要,“航行自由对于新西兰这样的贸易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备受外界关注的北约峰会终于正式落幕。这次峰会,可以说是热闹非凡,参与国达到了39国之多。北约峰会开幕当天,作为主办方,美国总统拜登在安德鲁·梅隆礼堂欢迎3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到来。虽然说这是北约国家之间的会议,但内部的问题没讨论几句,北约却净忙着向中国“甩锅”了。我外交部长王毅与荷兰新任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通了电话。期间,王毅外长强调,中国与北约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不同,但这绝不是北约肆意打压中国的理由,北约应停止插手亚太事务,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相比于“五眼联盟”的其他四个成员国,以前新西兰对中国的态度相对温和,尽管新情报机构曾对中国进行指控,但当月拉克森依然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到访。长期以来,新西兰与中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尤其是乳制品,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市场之一。21年,新西兰对华出口的乳制品占该类产品出口总数的42%。拉克森清晰的认识到,在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保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拉克森还曾不止一次表示过希望能够和中国加强合作,能得到中国的援助和融资。而就在上个月,并且和新西兰方面签署了十几项合作文件。可拿到中国投资以后,新西兰对华政策就变了,竟然开始对中方展开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究其原因,此前的北约峰会,除北约32国以外,美方还邀请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亚太国家参加,明摆着要纠集36国围堵中国,而拉克森就连忙表忠心,开始炒作多个涉华“争议”问题,对中方展开这些毫无根据的指责。
种种迹象皆表明,新西兰已经接下了美国为其递来的橄榄枝,显然,新西兰毫不掩饰的想借助南海问题来提升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还明确表示对美澳未来组织的军演持“非常开放的态度”,这一说法已完全损害了地区国家间的信任原则。
得罪中国对新西兰并非明智之举,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在莫里森政府期间,澳大利亚因盲目跟随美国反对中国而付出了沉重代价。只有在工党上台后,中澳关系和贸易才开始好转。如果新西兰决意走澳大利亚曾经的路,其面临的后果不难预料。新西兰企图在从中国获益的同时对其进行打压,这种做法中国不可能接受。最后,新西兰的这一背叛行为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在未来与美国及西方国家交往时,我们必须更加小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暂时友好就完全放开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一名澳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未能确认是否能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北约峰会前举行双边会晤后,阿尔巴尼斯作出了不出席会议的决定,以免在澳大利亚努力应对生活成本危机之际引发新的争议。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将代替阿尔巴尼斯,率领澳大利亚代表团出席北约峰会。发言人表示,马尔斯参加峰会“凸显了澳大利亚在推进安全、经济和贸易议程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地区战略重心和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自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两年来的时间里,中澳关系打破僵局,从民间、经贸,再到高层互访,全面恢复。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以后,尤其强调要重新稳定和中国的关系,强调这是澳大利亚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