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家公司,2012年上市,首发募资10.29亿元,2015年,2017年分别通过定向增发募资8.03亿和44.67亿元,公司上市5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累计超过63亿元!
在正式退市之前,现状是如此的惨烈,多达30多个跌停,0.37元的股价结束。
然而,这般惨烈的结局全然归属 14 万股民以及扛雷的国资。将首航高科推向 A 股的北京黄氏家族(原籍:福建人),早已怀揣满满当当的钞票潇洒转身,在挥霍 62 亿融资后安然撤离。
01 首航高科上市12年卖光持股,黄氏家族钻法律空子,把甘肃国资晾在一旁
一般家族性企业上市公司都会有三部曲,IPO申请时期的业绩暴增、成功上市后的业绩下滑、禁售期后的疯狂甩卖,黄氏家族控制的首航高科也没有例外。
这是2012年3月首航高科IPO时的前十大股东信息。
股权结构异常的集中,十大股东当中就有5个是一家人,其中黄氏家族100%控股首航波纹管、首航伟业,加上黄文佳、黄卿乐两叔侄的个人持股,合计持股高达48.82%。
黄卿义是第八大股东“三才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黄卿义为实控人黄卿乐之弟,间接控制公司 3.15%的股权,黄氏家族实际控制着51.97%的投票权。
从家族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位实际控制人都属于下表当中的黄氏家族成员。
黄文革、黄卿河、黄卿雄等其他不少家族成员,都曾出现直接或间接出现在首航高科的股东名单中,从这一点来看首航高科肯定是一家家族性企业,黄氏家族拥有绝对控制权。
这样的股权结构,无论董事会、监事会亦或是股东大会,任何决策实际上仅需黄氏家族举行一场家庭茶话会,便能直接拍板定夺。
再看2024年一季度,首航高科披露的十大股东名单。
如上图所示的内容,黄氏家族绝大多数人早已经把股权卖了个精光,只留下黄文佳、黄卿乐两叔侄留个纪念,合计持股比例2.09%。
并且这仅剩下的2.09%也只是一个表面文章,其股权也早已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全部折价套现离开。
从持股比例变化来看,把51.97%持股变成了2.09%,这也许是黄氏家族控股首航高科上市12年以来,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企业没经营好,套现倒是很有研究。
最绝的是,首航高科通过一纸章程修改,钻尽法律漏洞,黄氏家族凭借着2.09%的股权牢牢把控着公司实控人的位置。
那么首航高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鹰眼今天带你见识一下,黄氏家族如何通过钻法律漏洞,把大股东权益全部去除。
第一步,2020年9月29日,根据首航高科最新的《公司章程》,所有潜在收购者,全部走开。
详细的信息如下,通过证券交易、协议转让、司法拍卖或者安排他人共同持有公司股份达到3%以上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公司董事会作书面报告。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则构成恶意收购。
在反收购的反制措施当中,有一条相当的无奈,高管层可以主动提出辞职, 公司应按照其职位年限内税前薪酬总额的5倍支付赔偿金。
参考首航高科 2019年的12名董监高报酬381万元,任期在1-3年以内,如果假设赔偿五倍的话,则赔偿金高达5700万元,这可比首航高科前几年的净利润还要多。
第二,现有大股东,全部都靠边站,没有谁能来夺权。
如以上《最新章程》的内容,不得在任期内解除董事职务,并且当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的,继任董事会成员至少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原董事会成员连任。
按照这个规定,新的大股东,至少需要花费6年的时间,才可能拿下董事会,在这个期间还要防止公司资产被对方给掏空。
就这样还没有完,新的《公司章程》内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董事候选人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公司主营的管理经验,并且同时具备 空冷、光热、海水淡化等履历,这样的条件下,哪里还能找到适应匹配的新董事。
通过这样的流氓行径,钻法律的空子,黄氏家族把甘肃国资这个后来的公司大股东晾在一边,自己凭借着2.09%的股权,牢牢的坐稳首航高科实控人的位置。
然而,能力和权利没能匹配上,在北京黄氏家族的努力下,硬生生的把首航高科给控退市了。
02 黄氏家族套现 24 亿,挥霍 62 亿融资后洒脱退市
如果看公开资料的话,黄氏家族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
2006年的时候,首航艾启威冷却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首航高科的前身,主要从事于 能源相关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技术创新。
首航高科成立的哪一年正好是火力发电占比顶峰的哪一年,高达77.60%,后续的时间便逐年下降,但即使是这样存量市场依旧让首航高科活的好好的,仅仅成立了6年时间,便被黄氏家族敲响了A股的大门。
在黄文佳、黄卿乐、 黄文博的带领下,首航高科于 2012 年 3 月 27 日在深交所 A 股上市。
首航高科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之时,所处的火电行业已然是一个规模占比呈逐渐缩减态势的行业。这就意味着,在上市以后,可供讲述的精彩故事着实不算太多。
首航高科在业绩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勉强度过了最初的几年岁月。
然而,到了 2015 年,其业绩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也正是从这一年起,首航高科开启了跨界经营的篇章,先后涉足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
黄氏家族的故事讲述能力堪称一流,但经营能力却显得极为惨淡。首航高科自上市以来,历经 12 年时光,整体成绩却是亏损了 12.64 亿元,大部分亏损都来自于跨界经营以后。
黄氏家族凭借着描绘跨界经营后的美好未来,后来又成功通过两次融资,拿到了52.7亿元,再加上2012年IPO时成功融资的10个亿。
首航高科上市已有 12 年之久,在这期间投入了 62.7 亿元,却如石沉大海般未激起一点水花。仅仅获得了 2.03 亿元的分红,首航高科犹如铁公鸡一般,使得 “重视投资者回报” 这句话沦为了镜花水月般的空话。
募集而来的资金中预计将有 48 亿元被投向了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领域。
然而,当承诺的两年建设时限来临之际,在 2018 年半年报之时,这两个项目的总投入进度仅仅达到 13.03 亿元,仍有大量的资金老老实实地待在公司账面上。
面对如此一大笔资金闲置在账面上,黄氏家族又岂能不心动?
2018年9月18日,黄氏家族开始动手了,《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出资 2.45亿元收购张家口达华49%的股权,实施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预计24个月内投入资金15.89亿元,2020年投产。
这家公司的建立时间2016 年 9 月 22 日,成立时间较短估值却跑的很快。
在进行收购之前,张家口达华的股东出资均未实际到位,却需支付 2.45 亿元来支付 49% 的股权出资份额,并且后续还持续投入了 15.89 亿元。
这样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在黄氏家族掌控首航高科的时期,并非首次出现。
然而,首航高科大几十亿元跨界投入的 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海水淡化等领域,结局并不太好,仅在2018年-2023年期间净利润就亏掉了22.2亿元,败光了所有的融资。
当然,在这个讲述跨界经营故事的期间,黄氏家族也不是无动于衷,开始选择有计划的撤离。
黄氏家族的大部分股权处于质押状态,跨界经营后公司业绩出现诸多问题,自 2018 年起,上市公司开始首次出现亏损并暴雷。
紧接着,实际控制人的股权被司法拍卖出售,通过这一方式套现的资金大约为 4 个亿。
2015年12月,IPO实控人限售期三年刚刚过去,黄氏家族就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一次性套现了10.50亿元。
2019年11月,黄氏家族又拉来了合作密切的甘肃国资,临走前把国资坑了一把,通过协议转让给甘肃国资的纾困基金,一次性套现9.7亿元。
就这样,黄氏家族把优质股权全部卖光了,后面又把企业给控退市,只留下14万股民和国资苦苦坚守。
还记得首航高科董事长黄文博荣获2023中国力量年度人物盛典“年度人物”奖时候的讲话,现在看来是如此的动人:
“ 让我们共同发扬“团队精神”和“铁人精神”,万众一心、“万镜一芯”,形成凝心聚力、追光逐日、向阳而生的中国力量;让我们共同凝聚行业上下游资源,一起为未来能源事业而努力奋斗!”
然而,虽然漂亮话讲了不少,但像这样道德和品行如此不堪的家族,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在金融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一类人让人深感忌惮,那就是流氓。更让人胆寒的是,当流氓与文化相结合时,所产生的影响力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有公司和首航这样的公司合作,也要务必小心啊!
2023年12月1日首航高科收到证监会立案,涉嫌信披违法违规!目前都已经退市了,证监会还没有出结果,也没有处罚通知!14万股民的血汗钱就这样被三黄鸡坑没了!一退了之,
上面整天喊着要强化退市监管,怎么监管呢?光喊口号!上市公司违规、造假,退市就一了百了,股民的损失谁来补偿呢?没有有效的措施和监管,他们的违法成本也太低了。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
资料来源
太阳能光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黄文博荣获2023中国力量年度人物盛典“年度人物”奖
澎湃新闻:深交所 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上一篇:金价涨涨涨,国庆持股还是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