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就没有第二个鬼玺,我不过是想给你十年,让你忘了我”,这句话出自2007年南派三叔创作的经典盗墓题材小说——《盗墓笔记》。该小说连载了五年的时间,主要讲述的是吴邪、张起灵、吴三省等人进入古墓探险的故事,
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奇迹。
如果你认为
盗墓的行为只存在于小说里,那就大错特错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盗墓贼盗窃我国古墓文物的事件比比皆是,毕竟在价值连城的古墓宝物面前,
总有人会铤而走险。然而,有这么一个山西农民,
意外发现“黄金洞”,起了贪念的他抱着两块金砖去银行换钱,
结果钱没换成,还因涉嫌文物偷盗罪被警察抓了起来。
意外发现“黄金洞”
该事件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终日为三餐奔波。在山西的一位农民,每天靠着上山砍柴,维持生计。
那天,
那位山西农民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了山中的一处洞穴。因为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处洞穴,好奇心驱使下的农民决定
借着火光走进去看看洞穴里会有什么。走进乌漆嘛黑的洞穴之后,农民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磕到,恼羞成怒的他决定好好瞧瞧到底是什么磕到他。
仔细观察之后,
农民发现这个石头很奇特。凭借它的颜色,他判断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石头。带着好奇心,他更加的深入洞穴。临近洞穴深处的时候,
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黄色石头,他用手拿起一块石头,擦拭干净上面的泥,仔细端详着。
突然,他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这些黄色的石头会不会就是金子。
农民当时十分高兴,四处望了望,没人,
他立马脱下衣服包紧其中一块金砖,害怕被人看见。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部分人靠着挖掘文物发家致富,这位农民就是这样想的,希望他也能靠此发家致富,
摆脱这苦命的生活。
他抱着那块用衣服包紧的金砖大步走了出去。
兴高采烈的回到家中,并立马告诉家人他挖到黄金了,想不到
家人不以为然,认为是黄铜罢了。因为此前就发生过很多次把挖出来的黄铜当作黄金的乌龙。
农民不甘心,他相信这就是黄金,相信这是上天为了让他脱离苦海才让他找到的。为此,他去找了个懂行的人进行鉴定,几番确认之下,
认定那就是黄金。
农民十分高兴,马上
备齐工具偷偷一人进山到山洞里挖掘黄金。挖出来的大概100多斤的黄金,全部被他用板车运回了自己家。不过农民高兴的太早了,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挖的是文物,更不知道自己会因此遭受牢狱之灾。
牢狱之灾
把黄金运回家的农民遇到了
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他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把这黄金换成钱。他也不想到处去问别人有什么地方可以把黄金换成钱,
因为他怕别人会对他的金子心怀不轨。
冥思苦想之下,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点子,拿黄金去邮政银行换钱。因为他曾经在邮政银行的宣传单上看到黄金的标志。而且,去银行兑换可以说是十分安全的了,
不用担忧因为不懂黄金行情而被欺骗的事情发生。
说干就干,他马上
从那堆黄金中挑选了两块成色比较好的用衣服包起来,箭步似的前往邮政银行。然而,衣着朴素却拿着两块印有铭文的黄金到银行换钱的农民
很快就让工作人员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是盗墓贼。于是,银行工作人员
表面假装让农民办各种手续,暗地里悄悄地报了警。一心沉醉于拿钱的农民,完全没想到自己钱没
换成,还招来了警察。
不久,警察就到银行把农民带走了。理由是私自开挖文物、倒卖文物,涉嫌文物偷盗罪。此时的农民完全没想到自己发家致富的梦不但没有实现,自己还
因文物偷盗罪被送进了监狱。
若他在发现这批黄金时,没有起贪念,选择上报国家,没准还能拿到一定的奖励金,虽然不多,但起码比呆在监狱里强。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农民的一时贪念,断送了他下半生的生活。
物归“原主”
警察将老农的两块黄金
交给了当地的文物局,在文物局的调查下,这批黄金的主人很快就被找到了。这种形像纺车上的一个机件的黄金叫“铤”,是唐朝
高级官员间流通的货币。
这些黄金的主人叫张通儒,据史书记载,张通儒大约活在唐朝天宝年间,是当时佞臣安禄山的得力干将。他一生追随安禄山,为他鞍前马后。因为多次屡建战功,
安禄山把他封为“柱国魏国公”。
张通儒在安史之乱的行为可谓十恶不赦。他不仅打着安禄山的旗号
到处横行霸道、作威作福,还强夺民脂民膏。
这批藏于洞穴中的黄金指不定就是他的不义之财,打算局面稳定之后,再去挖出来用,从此后半生享尽荣华富贵。
恶人有恶报,由于屡次惨败于敌军,穷途末路的唐玄宗
只好请求回纥的援助。当时的张通儒担任西京留守,被回纥军击败后落荒而逃。后又因为当地政治更迭,张通儒不幸被牵扯其中,客死异乡,不得善终。而
他的那些不义之财也跟他一样被永远埋在了地下。
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
让贪财的农民把黄金挖出来到银行换钱,恐怕这些黄金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重见天日。如今,
张通儒的黄金收藏于山西博物馆,这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农民偷盗文物的罪行
是因一时贪念才犯下,算不上真正的盗墓贼。
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就有许多大面积古墓遭受盗窃,被盗走文物多数被卖到海外。那些真正的盗墓贼的作案手法可谓丧心病狂,对于能带走的的文物他们就选择带走,
带不走的文物他们就会砸碎。
现如今,由于
中国加大了对历史文物的重视程度,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管条例,近年来大型的盗墓行动数量骤降。这才给了那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各个博物馆中重见天日的机会,
让更多的人能够去了解并学习与它相关的历史文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