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天重新审视自身含义
创始人
2024-11-16 16:27:18

“战略回调这一年,淘系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语境和核心靶点。”

撰文|翟文婷

11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Q2(自然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符合市场预期。

据财报公布,本季度淘天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驱动线上GMV增长;88VIP会员规模达4600万,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商付费会员体系。双11期间,淘宝天猫GMV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在当晚的分析师电话会上,集团CEO吴泳铭表示,近期月度交易用户(MAC)创历史新高,从数据上印证了当初双11发布会上,淘天用户平台事业部总裁吴嘉那句预言——「今年有望成为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双11」。

第16个双11,还是那个年度最盛大、最吸睛的促销节日,但是今年似乎有些不同。理性与热情并存,平台重新回归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

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是直播电商。在经历数年狂热之后,2024年超级头部主播翻车概率增加,被业内称为直播带货的分水岭之年。

其实用户的需求还在。双11全程,淘宝直播共产生119个破亿直播间,比去年的58个翻倍,而且专业主播破亿速度在加快。只是用户对直播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增长驱动因素从流量便成质量。

平台也进入自我调整和修复。今年淘系在保持低价竞争力的基础上,把目光聚焦在生态运营机制。

比如,针对行业顽疾退货问题,淘宝天猫联合多方参与者把「运费险」升级到「退货宝」。这不仅利于淘系商家,对整个行业都有普惠的溢出效应。实际上,目前各大电商平台施行的行业规范,大都是遵循了淘宝早期建立的体系,只是这种渗透和影响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如果说「退货宝」这个创新,是阿里再次定义行业的注脚,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积极信号是,淘宝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含义。

过去几年,淘宝被外界贴上过各种标签,也被选择性放在抖音电商和拼多多的语境做比较,很轻易就失去了对淘宝原本的认知。

今年双11启动前夕,淘宝平台事业部总裁处端说,淘宝是生活的一部分,淘宝本身就是低价的代名词。实际上这是在重申,淘宝是谁。

战略回调这一年,淘系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语境和核心靶点。

一、淘宝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每年双11,全网最关注的因子就是价格。尤其经历2023年集体低价运动之后,对数字的敏感度更为强烈。

但是这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平台唯低价论,一切向下兼容。商品的价格形成因素是复杂的,最基础的,不同材质、做工就会形成不同的成本,自然价格有高有低。

实际上2023年双11期间,淘天就在申明「价格力」不意味着片面的绝对低价。今年双11,处端解释得更清晰:价格力是指每个价格带的竞争力,不是一味地卷低价。除了商品价格本身,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也是价格力的考量因子,是多重因素的叠加。

竞争力的价格是零售永恒的追求,不会是竞争所导致的。

如果我们对互联网还有记忆,淘宝诞生之初就以低价出圈,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只是淘宝不只有低价一个支点。

双11之前,淘宝运动会、免单等活动冲上热搜,年轻人参与热情高涨。处端在饿了么时就策划过类似的免单活动,现在带到淘宝。

处端2007年加入淘宝,中间负责闲鱼和饿了么,这次是重新回归淘宝,他说,「淘宝是生活的一部分,过去淘宝的形象就是比较调皮好玩,不是纯粹购物的地方,而是能给大家带来生活乐趣的。」

天猫事业部总裁家洛也告诉大家,「在我的视角,每年双11都在追求更好的消费者体验变化,这也是最难的。这也是我们设计(双11)最根本的初衷」。

这是淘天的原点,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消费趋势的自觉。

过去,不论线上线下的大卖场,承担的是商品流通推荐的角色,赚的是通道费。现在,不论老中青哪一代消费者,更在意沉浸式体验、情绪价值,对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都提出更高要求。最重要的是,品牌/商家早已做出改变,那些冲出来的消费新物种,也是平台进化的动力。

三顿半咖啡早期最丰富的用户体验数据就是在淘宝积累的。创始人吴骏在接受李翔采访时说,直到很久之后开会,他还会把淘宝前1万条评价拿出来看一遍。而那些评论都是在没有任何提示、没有运营和奖励的前提下,用户主动拍照分享的,质量非常高。这跟后来众多品牌鼓励用户在社交平台发感想,是完全不同的。

淘宝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最好的验证是「万能的淘宝」。

这个标签意味着难以复制的网络效应。对身处其中的商家和用户来说,人人都是贡献者,人人都是受益者。

一位电商平台运营告诉我们,「做规模,最厉害的还是早期的淘宝。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是两回事,非常强的供需关系偏规模效应,双边平台两方,一边是供给一边是消费。网络效应不然,非常多样,你都分不清楚供需是谁。」

在他看来,因为生态多样性产生的规模才是长久有益的,因为「用户不是简单的因为便宜而购买,而是东西更多,什么都有,而来买。」这是目前很多电商平台难以实现的境地。

二、确定性增长

淘宝是阿里系电商的基础,当商家长到一定阶段,就有新的诉求了,比如品牌资产。

所以平台除了提供商品流通的渠道、营销增长的工具,当然还要有品牌积累的承载。这就是天猫的使命。今年三季度,天猫新入驻品牌环比大涨70%,也能侧面说明问题。

三顿半就是天猫的原生产物。吴骏曾说,天猫是他们最早期的、最能直接转化,基础建设能力最好的渠道。2019年双11,三顿半超过雀巢成为天猫咖啡品类第一,后来很快单日销售额冲过了1亿。

今年双11,天猫成交额破亿的品牌数为589个,去年这个数字还是402个,更早的2021年则为382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品牌在这里找到确定性增长的阵地和路径。今年天猫双11,品牌商家的整体销售表现远超过前几年,达到近年最强。

国货身体护理品牌「水之蔻」今年双11就在天猫设计的玩法达到了极致,也是很好的样本。

两个月前,水之蔻先是官宣代言人王俊凯,与天猫新品IP「天猫小黑盒超级新品日」合作,线上线下齐发力,前期种草人群大概60多万,人群资产增加近500万。进入双11蓄水期,又通过「天猫U先」渠道派样10多万份,鼓励大量消费者提前试用,这些动作都为后面大促爆发打下基础。

双11开卖2个小时,水之蔻销售额就超过去年双11全周期。当然,这也是跟蜜蜂惊喜社、烈儿宝贝等淘内达人合作,以及会员触达、运营的结果。

全套运营玩法的基础在于,天猫是有品牌保护和资产沉淀的。

滑雪服品牌AWKA电商负责人认为,天猫是能帮助品牌持续强化品牌心智的,这是我们以天猫作为经营主阵地的重要原因。AWKA线上渠道销售,80%以上来自天猫。

这也是很多品牌把天猫旗舰店当作官网运营的原因。一位跨国品牌集团中国区CEO的心声是,品牌发展的目的不是只有卖货,不是眼里只有GMV。他们投入非常大的精力、资源在建设品牌,与消费者沟通。这些动作很多都是在天猫完成的。

家洛解释,淘宝的核心是店铺,天猫的核心是旗舰店,店铺就是商家的家,在这里就能持续的经营,路过的消费者来我这儿买。这也是商家持续稳定经营的基础。

他还解释了商家品牌拥有在淘宝天猫自主经营权的细节:商品价格商家完全自主决定;用户确认收货后,商家的钱款第一时间到账。「这是你的旗舰店,你的私域,平台要做的是不断开发工具,店铺、会员、数据工具等,帮助商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其实今年双11还有两个问题优化后,是为商家品牌稳定经营加码的。

一个是不再卷低价。淘系的定价权在商家手里,当然平台会有各种工具给予建议。大促的价格是一种共振设计,在特殊时期,商家提供竞争力的价格,更好地服务用户。相对稳定的价格是利于商家稳定经营的。

其次是今年淘系率先松绑「仅退款」。据说新策略上线两个月后,淘宝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笔。

实际上,家洛在双11发布会上回应,很多天猫商家几乎没有参与过「仅退款」,或者说基本上不需要。本身天猫以品牌为主,不论商品品质还是服务意识和水平都不掉线。

「仅退款」更多适用于服务兜底性比较弱的中小商家,以及水果生鲜等运送途中有损坏率的特殊品类。遇到这类问题,平台需要站出来,真正维护用户的购物体验,也是「仅退款」的初衷和根本。

三、定义行业标准

商家稳定经营和获得确定性增长的前提是,平台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和机制,且全行业共同遵守。

天猫大部分商品不会频繁用到「仅退款」的服务,因为过去十年电商的服务标准几乎就是天猫原创建立的。比如7天无理由退换货,消费者品质保障,假一赔十,真假货的鉴定流程、极速退款等等。

2018年,黄峥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承认,有些方面拼多多遇到挑战比淘宝小,因为快递、支付、电商的基础设施都得益于阿里。包括淘宝确立的平台治理基本规则,商户信用体系,拼多多都有借鉴。

每个服务标准的建立都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催化剂。

线上不及线下的一点是,看不见摸不着,到手的东西如果不喜欢不合适,却不能退,就会阻碍消费者下单。但是假如可退,成本不论落在商家还是消费者头上,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一位服饰商家跟处端诉苦,一件衣服要卖三次才能卖出去,这是在淘宝,在其他平台可能要卖六次。

运费险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困局。2014年电商渗透率为10%左右,十年后这个数字已经变成27%。退货方便就会让消费者没有下单顾虑。

今年,淘宝天猫联合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模式创新,运费险升级为退货宝,9月14日上线,不到一个月100万商家订购,退货成本相比之前下降23%,有些商家甚至能下降30%以上。

这些细微产品的创建,共同成为行业运营标准,甚至成为电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但是电商发展超过20年,牌桌上的玩家几经变化,规则变化,有的离桌,有的继续只是筹码变小。对阿里而言,也是不断经受浪潮的过程。

2024年双11也是淘天新一届管理班子交出的一份重要成绩单。不论是589的平台破亿品牌数,还是全网全周期超过120亿件的快递单量,都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次双11。

正如处端双11启动会前所说,更务实地解决问题,没有太多羁绊,不用解释什么。背后就一个逻辑:消费者和商家觉得好的事,我们就去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市必读:7月14日紫金矿业现... 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紫金矿业(601899)报收于19.08元,上涨1.01%,换手率1....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 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原创 特... 当地时间 7 月 12 日,特朗普于社交媒体宣称,8 月 1 日起将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 30% ...
莫高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 中证智能财讯 莫高股份(600543)7月14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美加征关税没有任何经济依据”... 当地时间13日,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与贸易部长阿尔克明在圣保罗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没有意...
600268,业绩暴增,开盘快... 一批业绩高增长股票已亮相,多股获市场追捧! 业绩预告刺激,多股涨停 7月14日,国电南自(600...
ST加加:预计2025年上半年... 每经AI快讯,ST加加(SZ 002650,收盘价:6.25元)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
大东观泉路地铁口附近4宗地块挂... 此次土地出让5宗地块中,有4宗来自大东区!分别是观泉路南-1、观泉路南-3地块、观泉路南-4地块、观...
原创 收...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关税。此消息一出,...
超百亿资金涌入ETF 7月14日,机器人、港股创新药等行业表现强势,国证2000ETF基金(159543)涨幅超6%。 三...
中国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 中证智能财讯 中国稀土(000831)7月14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
必和必拓联手两大中企,加速矿山... 7月14日,必和必拓(BHP)接连与中国两大电池领域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先是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备忘...
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在京亮相,9... 7月14日,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启幕。作为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
44.3万亿!央行高频提及债券...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北京商报记者...
四川银行入主长城华西银行获批,... 微成都报道长城华西银行迎来新的控股股东,四川银行将以43.32亿拿下控股权。 7月14日,国家金融监...
消息称苹果考虑收购欧洲最大 A...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据彭博社今日消息,苹果将认真考虑收购法国 AI 初创公司 Mistr...
董事长的肌肉,科伦药业的喇叭 75岁原来真是正该奋斗的年纪 作者丨岳轻 编辑丨罗素 如果给A股这几年“不务正业”的董事长来个排名的...
万家基金叶勇谈北交所投资:好公... 万家北交所慧选基金经理叶勇。 7月11日,在2025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金融大会”上,万家北交所慧选...
高新区企业星宸科技冲刺A+H股... 近日 火炬高新区企业星宸科技 发布公告称 公司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 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超过1000家企业参与,广财粤... 日前,粤商“千企”大调研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正式启动。该活动覆盖广东21个地市,汇集了1000余家民营...
华侨银行集团最新任命!陈德隆接...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 7月14日,华侨银行发布公告,任命陈德隆为新一任集团首席执行官。 华...
莱昂纳多CEO:无意在乌克兰设... 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托·钦戈拉尼(Roberto Cingolani)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
青州:拓展国际市场 稳住外贸基... 来源:青州广电 外贸是拉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外贸企...
7月14日复盘:3天!只要再玩... 周五复盘时我说这种冲高回落并没有杀伤力,今天依旧如此,还是老套路,早盘放量尾盘跳水,银行还是最活跃的...
贝达药业涨0.71%,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4日,贝达药业涨0.71%,成交额4.50亿元,换手率1.86%,...
云荒新材完成数千万元pre-A... 瑞财经 刘治颖近日,海宁云荒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荒新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 来源:金融电子化 原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 叶燕斐 过去10多年来,...
是否会增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
我国债券市场上半年发行各类债券... 在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运行较为平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