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下”的野心,不止于支付
创始人
2025-04-28 16:56:20

文|十字财经 李意安

经历为期不到一年的发展,支付宝“碰一下”的真实发展状况终于浮出水面。

去年6月,二次元聚集地上海大悦城,外形炫酷的“碰一下”终端凭借过硬的颜值在年轻客群中拿下一血,到今年4月,支付宝披露数据称,过去321天里,“碰一下”服务现已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5000多个品牌、300种细分场景,吸引上千万商家、上亿用户,其中,30岁以下拥抱“碰一下”热情尤其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客群参与进来,这一客群的占比已经从70%降低到了50%。

当商家数量达到千万量级、用户达到亿级,场景要进一步下沉,终端降本就势在必行。而在4月24日的“碰一下”生态大会上,可以清晰看到,完成下沉补位的将是一些带感应标示的“碰一下”码牌。

蚂蚁集团支付宝事业群副总裁李佳佳透露,因为做到了大规模量产,这些内镶芯片的码牌成本仅仅1元左右,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容,规模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单张码牌的成本最终将控制在1元以内。

终端成本从数百元到1元以内,为“碰一下”应用的快速下沉和海量渗透提供了最最重要的基础。今天,“碰一下”的使用场景已经不再局限于支付,也开始大量进入点餐、借充电宝、骑共享单车、开智能货柜、刷门禁、刷医保卡等生活场景。由此可见,“碰一下”生态链的成熟撬动的是整个NFC的产业乘数。

十年前,2015年初,因为支付的“入口级”地位,支付宝和腾讯掀起的打车补贴大战画面仍清晰如昨,今天,凭借这些不同维度的数字点位,“碰一下”不仅在物理空间上渗透到街头巷尾,也在数字生活上覆盖了方方面面,已经在事实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入口级服务。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321天,3个发展阶段

事实上,尽管问世仅仅321天,“碰一下”已经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着眼于用户的支付便利性。

100分的考卷最难拿的是最后5分,而“碰一下”支付所着眼的正是这最后5分。

采用读卡模式,用户手机碰一下小蓝环就会直接唤起支付宝APP确认交易,全程也无需打开二维码界面,交易在云端完成。在实际场景的测试中,其综合效率平均每单节省时间约3-5秒/单。

自上线以来,“碰一下“便一直面临“市场是补贴出来的”这一质疑。对此,李佳佳表示,补贴的本质是购买用户的尝试意愿,尝试之后得到的体验是更快更简单,使用习惯就会被反复激活。而事实上,也正因为模式成立,补贴才能持续,“坦白讲,一个吸引上亿用户的市场,一定不是只靠补贴拿下来的”。

去年年初,老外来华和老人支付的“支付便利性”进入高层视野,而通过收银终端的提示播报声和NFC小蓝环的交互,“碰一下”很好地解决了老年人、视障群体、外籍人士等少数群体之前被忽略的支付痛点。

在实测场景中,视障群体的支付时长平均降低了5秒左右,而老年群体在“碰一下”的用户占比超过了5%,对于普遍保守不愿意尝试新东西的老年人,这个数据比例已实属不易。

第二阶段,提升商户经营的便利性。

许多零售场景中,商户的客流高峰流往往密集集中在一两个小时,每个客人的付款速度提升几秒,就能在有限的高峰时段大幅增加交易笔数,提升营业额。

而收银效率仅仅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数字化运营手段的全面提升。数字化运营不仅仅是面向商户,也可以面向品牌。

“比如用户在便利店买东西,品牌经销商如果要做营销活动,可以通过碰一下和便利店合作,把补贴落到具体的单品,投向具体的人群。”李佳佳介绍称,不同策略的设计带来的转化完全不同,“如果是新用户,品牌可以设计立即满减,提升用户当下的满意度,如果是老用户,就可以发放优惠券供消费者下次到店使用,为形成了后续订单转换提供引流,这是碰一下可以让品牌做到的精准营销。”

第三阶段,进化到网格化的数字运营。

当大量的点位被建立起来,网格化数字运营的精度也能得到指数级的提升。李佳佳以服务消费券发放为例,之前发消费券缺乏精准性,补贴投入对拉动消费转化的实际质效有提升空间。而通过各种场景项下的碰一下设备构建,多维度的数字点位能够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不同商户的流量都有更好的掌握,从而精准发放消费券,提升“促消费”的效率。

据了解,支付宝即将推出“商家百亿助力计划”,将包括两大举措:第一,免费升级商家收银设备。现有的收银枪、收银扫码盒均可免费升级为“碰一下”,小微商家免费申领“碰一下”收钱码牌、“碰一下”点餐等;第二,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补贴,也将联合部分城市街区门店发放专项消费券,消费者可享笔笔优惠活动,收银员能获得多碰多赚激励。

事实上,“碰一下”面世至今,并非从一开始就被看好。

由“轻”到“重”地去进化自己的产品,是一个比较违反商业直觉的事。因此市场讨论其前景时,大量声音关注的都是机具价格、补贴力度等成本侧要素。而支付宝的真实策略是,先通过前期补贴,让“小蓝环”的标识与碰一下的碰触行为形成强烈的心智绑定,从而建立用户的使用习惯。再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实现终端上由“重”到“轻”的回归。

终端成本降到1元以内,“碰链”如何拉动NFC产业乘数

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商户基础是支付宝能够实现快速渗透的重要前提,但市场端的攻城略地离不开后方供应链的给力。

事实上,“碰一下”的产业链远远高过二维码。仅就硬件而言,就涵盖了芯片、设备模组、NFC通信元件、光学元件、机具高清显示屏等多个核心模块。而此时此刻的环境下,特别值得重点敲黑板,“碰链”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国产化,不仅如此,已然形成了基于“碰链”的概念股,市值已超千亿。

(“碰链”上的上市企业)

以芯片为例,作为终端设备的“神经中枢”。“碰一下”的NFC芯片供应商是国产芯片领军企业复旦微电子。复旦微电子与支付宝共同研发了“碰一下”专属芯片BoostTag芯片。BoostTag芯片唤起全流程做到0.5s内,而人的最快反应速度是0.7s;此外,相较于NFC拍卡1-2cm的感应距离,BoostTag芯片将通讯距离提升到4~6cm。

复旦微电子安全与识别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纲透露,新一代芯片将进一步升级,提升感应速度最快和交互成功率,与此同时,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在零下40度到8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依旧保持性能出色。

除芯片以外,蓝思科技、奥比中光、舜宇光学、京东方、TCL、联迪商业等垂类巨头都是“碰一下”的合作方。

支付宝与硬件供应商、服务商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供应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能够通过严格的合同约束、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商按照支付宝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交付。更重要的是,作为“碰链”中的核心枢纽,支付宝的创新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而其供应链体系也能快速配合,完成精准的技术突破。

这种合作无间的默契当然有多年磨合形成的信任基础,但更重要的,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共同的利益所向。

仍以芯片为例,复旦微电子为支付宝“碰一下”研发的专属芯片出货量已达千万级。此外,新芯片预计订单量将突破亿级。这也意味着“碰一下”将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此外,“碰一下”终端与手机操作系统适配性也已大面积优化,目前已兼容苹果系统、安卓系统、鸿蒙系统等多个操作系统的众多手机机型。苹果、小米、华为、vivo等手机厂商的智能手机主流机型均已支持支付宝“碰一下”体验,OPPO等手机厂商更是宣布将其作为新机出厂检测标准之一,未来的手机新机将预装支持该功能。

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撬动着链条更长的乘数效应。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NFC技术在支付产业的应用很可能来到了爆发前夕。

前几天我们刚聊过,中国支付的出海,是一种必然。

2025年,随着中美贸易对抗烈度的加剧,海外统战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还在上升,与一带一路各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合作加强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国策,国际市场之间的要素流动、人员交互还将进一步加强。中国支付必将跟随中国产业的外溢脚步,输出自身的先进性。而海外市场,就支付形式而言,对NFC的接受程度依然高过二维码。某种程度上而言,支付宝碰一下生态链即“碰链”的全链国产化为整个中国支付产业未来尝试NFC路径打下了重要基础。

一点猜想

从去年7月上线至今,行业对于“碰一下”的讨论其实不少。

有一种常见的质疑声,认为“碰一下”并非能够帮支付宝市场份额实现翻盘的创新。因此也将其视为“为创新而创新的伪创新”。还有一些肯定的声音,则更是基于对支付宝创新冲动的赞许,而并非对这一创新本身的理解。

平心而论,我其实也非常理解这类声音。

我们的市场太沉迷于“颠覆式”创新了。十余年前,一方小小的二维码像一张二向箔一样,重构了数十万亿规模的银行卡支付产业,这种激动人心的故事,让市场回味了太久。

但必须承认的是,言必“颠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市场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增速和市占率的绝对值是最重要的。但在一个渗透率已然饱和、发展模式趋于成熟的市场,“中国式微创新”的精耕细作方能静水深流。

而在此基础之上,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猜想。

支付宝将NFC技术融入现有产品的创新热情,远远高过竞品。在这背后,“重建数字入口”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商业逻辑,但也或许,背靠全工业体系的中国制造和十数亿消费人口的用户基础,“碰链”在支付上的野心或许并不在仅仅在国内存量市场。

国内的用户也许很少去关注,支付宝其实是出海最早的一批支付机构,早在2013年也就是二维码支付开始酝酿发力的那一年,支付宝就已经推出了出境业务,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5年,也就是十年前,支付宝就上线了首个海外本地化支付项目,开启了从“服务中国用户的境外需求“向“服务本土市场”的转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支付宝通过合作或自建模式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9000万商户,连接16亿用户账户。这意味着,支付宝有一部分重要增量在海外。

前面提到,当下的海外市场,对NFC的接受程度依然高过二维码。作为一个没有卡bin的支付机构,支付宝并不具备嵌入手机Pay的能力,而“碰一下”无疑是最贴近传统NFC支付体验一种技术路径。

下围棋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些棋子在刚落下的时候,看不出它的动静厚薄,但是很多手之后,突然就显出了妙处。未必说一开始棋手就有这样的计算深度能够精确知道它的妙处,但是随着布局的逐步深入,关键时刻它的势能就会喷薄而出。

“碰一下”就很像是这样一颗棋子。今天的“碰一下”,就渗透率和规模体量而言,在移动支付发展的主流叙事中,似乎还只是一个闲笔,但他日或有点睛之效亦未可知。毕竟,这样的故事在蚂蚁乃至整个阿里的发展史上已经数度发生。支付宝、Oceanbase、阿里云曾经都仅仅经营主线上的可选项,但因为看到了市场痛点,便无法视而不见,于是选择了一往无前,最终才成就了落地生花的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家居业一周|瑞尔特董事长50%... 上一周,家居企业动态不断。亚振家居控股股东拟4.48亿元转让超29%股份;配偶提起离婚诉讼并申请财产...
欧普照明:2024年净利润9.... 中证智能财讯 欧普照明(603515)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
鸣鸣很忙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4月28日晚,据港交所文件,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鸣鸣很忙”...
汇鸿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汇鸿集团4月28日晚间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
股票行情快报:海伦钢琴(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4月28日收盘,海伦钢琴(300329)报收于6.52元,上涨1.09%...
与竞争者差距越来越大,丢了利润... 日前,康众医疗(688607.SH)发布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
分众传媒2024年财报:稳健增... 4月28日,分众传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分众实现营...
又来了!港龙城第三次上架法拍平...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淑竞 位于杭州城东新城的商业综合体港龙城,称得上命运多舛。、两次上架法拍两次撤...
三裁判单节三技犯定全场基调 杨... 北京时间4月28日,CBA季后赛半决赛继续进行。其中第二场系列赛中,客场作战的卫冕冠军辽宁队以84-...
财报点评:五粮液、公牛集团、长... 近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财报密集披露,其中也有不少是研究院所跟踪覆盖过的。一些着重关注的公司,我们...
青岛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 4月28日晚,青岛银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青岛银行实现营...
又一中国App在美爆火,海外新... 4月28日,市场早盘震荡分化,沪指偏强,创业板指领跌。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03%,深成指跌0.4...
刚实现年度盈利,赛力斯提交港股...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2024年刚刚实现盈利的赛力斯,即将赴港上市。 4月28日,赛力斯正式向港...
近三年最好!安徽开局创新高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4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近三年最好!安徽开局创新高》的报道。 ...
新莱应材2025年营收28.4... 4月28日晚间,新莱应材(300260)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28.49亿元,同比...
林洋能源:4月26日接受机构调...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8日林洋能源(60122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6日接受机...
会议结束,下周A股怎么走? 周五,大家最关心的月底会议发布了会议纪要。 总结一句话,经济呈现向好趋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大家最...
QFII大举加仓这些股! 【 导读】 一季度,QFII新进约2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重点加仓制造业、TMT等行业个股 ...
歌力思2024收入再创新高,今... 4月28日晚间,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歌力思,代码:603808)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西街观察】信息平权付费炒股是... 信息平权付费炒股的说法看似一本正经,其实无非是变相的“非法荐股”,投资者期待的是购买到有价值的内部决...
中证协拟规范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 【中证协拟规范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财联社4月28日电,中证协正就《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金价,连续下跌!紧急提示→ 金价连续下挫。28日,现货黄金跌破3290.00美元/盎司关口。 上周,国际金价出现大幅震荡。上周...
今日“C位” !两大国有行联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银行板块杀疯了!今日(4月28日)银行板块继续上攻,逆势上涨...
青岛富豪夫妇将再敲钟!国恩股份...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7日,国恩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瞄准高端 茉酸奶如何冲出红海 茉酸奶正试图通过“牧场奶仓”新店型,在现制酸奶赛道的红海竞争中讲新故事。近日,茉酸奶开出了首家牧场奶...
图解法本信息一季报:第一季度单... 证券之星消息,法本信息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79亿元,同比上升7.85%;归母净利...
幸运咖破5300家,霸王、茉莉... 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与店有关的事 快到五一,品牌们急着开店。 上周,瑞幸北京门...
每经热评︱六成公司一季报开门红... 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随着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披露临近尾声,A股市场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彰显...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落地湖南... 三湘都市报4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潘显璇)记者今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了解到,今年3月,中国人...
私募透视镜 | QFII持仓曝... 热点聚焦 冯柳、邓晓峰、董承非等头部私募顶流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路径曝光 据财联社统计,一季度头部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