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交所消息,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昂瑞微),科创板IPO申请将于10月15日上会审核,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人代表为:张悦、汪家富。
昂瑞微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深耕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模拟芯片领域。截至2025年6月,其累计未弥补亏损12.79亿元,2022年至今扣非净利持续为负。且公司客户、供应商集中度较高,核心原料依赖境外企业。在此背景下,昂瑞微仍提出了2027年盈亏平衡目标。
股权层面,实控人钱永学借“特别表决权”掌62.43%表决权但身负5000万借款;此次IPO拟募资20.67亿元投研发,股东中含华为系间接持股的哈勃投资,其上市后发展受市场关注。
昂瑞微电子的股权结构堪称“分散中的集中”。公司现有71名股东,第一大股东北京鑫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仅9.12%,远未达到控股门槛,这意味着公司并无控股股东。但实际控制人钱永学,却通过一套“直接持股+间接持股+特别表决权”的组合拳,牢牢掌控着公司决策权。
具体来看,钱永学直接持有3.8578%股份,借助特别表决权机制,这部分股份直接转化为21.9494%的表决权;通过北京鑫科间接持股9.12%,叠加特别表决权后,又间接掌控28.5387%表决权;再加上通过南京创芯、南京同芯、南京科芯间接持有的10.3824%股份,以及通过一致行动关系控制的1.5604%表决权,最终在发行前合计掌控62.4309%的表决权,形成“一股独大”的控制权格局。
这套控制权的核心,源于2023年3月的一次关键决策。当时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特别表决权股份方案并修订公司章程:除特定事项表决外,每一股特别表决权股份(A类股)的表决权,是普通股份(B类股)的十倍。这一制度设计,让持股比例不高的钱永学,得以稳稳握住公司“方向盘”。
值得注意的是,钱永学的控制权背后,还背着一笔5000万元的大额债务。2020年12月,为增强对公司的掌控力,他向北京鑫科借款5000万元入股,拿下287.9819万股股份。尽管北京鑫科承诺“不强制以转让或质押股份偿债”,且特别表决权已加固控制权,但钱永学若出现资信恶化、与债权人纠纷等情况,这笔债务仍可能成为控制权的“定时炸弹”。
从背景来看,钱永学并非“门外汉”——1978年出生,拥有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具技术深度与管理经验,这也为其掌控公司提供了专业背书。
翻开昂瑞微电子的财务报表,“持续亏损”是绕不开的关键词。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虽从9.23亿元增长至21.01亿元(2024年峰值),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始终在负值区间徘徊:2022年亏4.74亿元,2023年亏3.01亿元,2024年亏1.10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0.61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超9.46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更是高达12.79亿元。
关键财务指标更显尴尬: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17.82%飙升至2024年的42.33%,2025年上半年虽略降至39.58%,但负债压力仍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除2025年上半年录得7512.25万元外,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为负,最高一年亏1.8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虽从2022年29.25%降至2025年上半年16.40%,但仍处于高位,短期难见回报。
而跟进公司披露的2025年1-9月的业绩预告:营收预计13.2亿-13.6亿元,同比降19.19%-21.57%;归母净利润预计亏7000万-6000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403.40%-487.30%;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亏9000万-8000万元,同比下滑97.95%-122.70%。
对此,昂瑞微解释称,业绩下滑源于主要客户调整采购节奏、自研自产芯片及外部采购份额增加,但即便抓住国产化替代与海外机遇,推动一线客户直供收入增长,也难抵营收下滑对净利润的拖累。
不过,昂瑞微仍给出乐观预期——结合业绩表现、客户资源与技术迭代,预计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只是,这一承诺能否兑现,还得看未来销售单价、单位成本、出货量三大核心指标能否突破。
昂瑞微也坦然表示:“上述业绩预测是建立在推测性假设数据基础上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谨慎使用。
昂瑞微电子的经营版图中,“集中度高”是悬在头顶的两把利剑——客户与供应商的高度依赖,随时可能引发经营风险。
先看客户端:2022-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0.44%、75.84%、69.52%、59.07%,虽呈下降趋势,但仍远超行业安全线。其中,科芯通讯、芯斐电子两大客户长期“霸榜”,2024年合计贡献超54%营收(科芯通讯33.46%、芯斐电子20.66%)。
此外,公司还面临核心终端客户A的“断供”冲击: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客户A因自身终端销售预期调整,阶段性缩减采购规模。数据显示,其相关经销商采购额从2024年的7.07亿元,骤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若未来公司产品无法满足大客户技术需求,或市场份额被抢占,营收恐面临大幅下跌。
再看供应商端:2022-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62.65%、61.34%、59.09%、65.01%,供应链依赖度丝毫不亚于客户端。其中,以色列半导体代工企业TowerSemiconductor(简称“Tower”)是“绝对主力”——2022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均为第一大供应商,2023年为第二大供应商,主要供应晶圆与光罩,2025年上半年采购占比达19.44%,2024年占比17.31%。
据披露,T ower 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TSEM.O),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多领域,其作为境外企业,受地缘政治、供应链波动、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较大。一旦Tower供货出现问题,昂瑞微电子的生产节奏将直接被打乱,成本控制也会陷入被动。
昂瑞微电子的股东名单中,隐藏着一张“华为牌”。公司直接股东无工会持股,但间接股东中,华为系身影浮现: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哈勃投资”)持有4.1623%股份,为并列第五大股东,而哈勃投资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投资”)的全资子公司。
进一步追溯,华为投资99.4753%股份由华为工会持有,这意味着华为工会通过哈勃投资,间接成为昂瑞微电子的“幕后股东”。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老手”,哈勃投资入股往往代表对企业技术实力的认可。此次华为系间接持股,或为昂瑞微电子带来技术合作、市场资源等潜在利好。但需注意的是,华为工会持股属于间接层面,且哈勃投资不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掌控,不会影响钱永学的决策权,其实际助力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为扭转亏损局面、巩固技术优势,昂瑞微电子此次IPO拟募集20.67亿元,主要投入三大核心项目:
5G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升级项目:投10.96亿元,聚焦5G领域产品研发与产能提升。在5G射频芯片国产化替代加速的背景下,这一项目若成功,有望提升公司市场份额,成为营收增长新引擎;
射频SoC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4.08亿元完善产品矩阵,针对高集成度、高性能芯片需求,强化技术竞争力,瞄准下游多元化应用场景;
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花5.63亿元打造研发硬件设施,吸引高端技术人才,为长期创新铺路。
从募资方向来看,昂瑞微电子紧扣主营业务,试图通过技术升级突破盈利瓶颈。但问题在于,研发投入周期长、风险高,20.67亿元能否转化为实际收益?若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这笔募资恐难见成效,公司也将陷入“越投越亏”的循环。
对于昂瑞微电子而言,科创板IP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27年盈利承诺能否兑现?客户供应商依赖问题如何破解?募资项目能否撑起增长大旗?这些疑问,都将决定其资本市场之路能走多远。
EBD
声明:本文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撰写,相关论断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