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09.SH,以下简称 山西汾酒)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利润总额114.37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基本每股收益为6.97元/股,同比增长1.13%。尽管业绩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就行业整体来看其增速依旧领跑,穿越经济周期的发展韧性进一步显现。
2025年上半年,国内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政策调整、消费转型、存量竞争”三重压力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区域酒企营收普遍呈现下滑趋势。针对这一实际,白酒企业现阶段发展从规模扩张进一步转向质量提升,不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与此同时,清香型白酒凭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接受度提升,实现逆势增长,规模稳步扩大,韧性生长、价值重燃的蓬勃力量推动作为龙头企业的山西汾酒保持稳健发展,业绩增速高于行业整体。
半年报显示,山西汾酒业绩增长动能主要来自全国化布局的持续突破,上半年,公司全面推进全国化2.0战略,围绕“一轮红日、五星灿烂、清香天下”的市场布局深耕细作,2025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省外实现营收151.43亿元,同比增长6.15%,至此,省外市场已占山西汾酒总营收超六成,成为逆势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公司省外经销商数量增加229家至2613家,占经销商总数超80%。
中国独立酒评人肖竹青接表示,山西汾酒在省外市场实现高增长不是简单的招商铺货,而是靠价格管控、利润保障、终端动销“三位一体”换来的可持续扩张,通过“200万个付费终端”直供体系,把利润留在渠道,激发经销商与烟酒行的推销热情,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高增长正是这一策略的直接结果。
目光转向山西省内市场,公司整体增长态势同样较为稳健。报告期内,山西汾酒在省内实现销售收入87.32亿元,同比增长4.04%;汾酒经销商数量为553家、其他酒类经销商210家。聚焦销售渠道,上半年,山西汾酒代理渠道实现营收225.19亿元,同比增长7.17%。
在产品矩阵方面,今年上半年,汾酒系列产品实现营收233.91亿元,同比增长5.75%,核心产品支柱作用持续强化。目前,山西汾酒已构建“高端引领—腰部放量—大众筑基”的金字塔模型,肖竹青将该布局概括为“青花拉升、老白汾与巴拿马补位、玻汾夯基”的结构。其中,青花系列在600元以上高端市场保持15%以上的增速,老白汾与巴拿马等次高端产品精准承接消费升级与宴席场景需求,实现约20%的增长。不难发现,山西汾酒正在推进“高端酒+平民价”结构性放量的产品策略,全线覆盖且重点突出的产品矩阵,让山西汾酒在白酒行业消费需求下行周期中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提升运营效率、增加产能储备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建立原材料备份采购渠道,优化储运平台及批量采购机制,并积极推进汾酒“2030”产储能及汾青原酒基地等项目建设;此外,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7517.92万元,同比增长36.43%,期间共有6项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其中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多项行业技术空白。
展望未来,清香型白酒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1200亿元。随着清香型白酒赛道持续扩容,山西汾酒将继续锚定全国化战略,抓住年轻化结构性机遇,依托“产能+技术+渠道”三维优势,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的质变。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产业调整阶段下白酒消费的份额逻辑会愈发凸显,山西汾酒具备品牌、产能、价位优势,伴随库存周期展开,公司市场份额有望逆势提升。
国金证券此前也在研报中指出,短期行业景气波动不改公司中长期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已形成根基扎实的基地市场与优势市场,相对竞争优势突出,品牌势能持续上行,看好中期内需复苏对白酒消费情绪与消费力的传导,β改善带动成长性溢价可期、估值修复空间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