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达10到20个基点。
具体来看:
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调整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例如,南京银行北京某支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从1.85%下调至1.75%
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自8月20日起调整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调整至0.15%,个人储蓄定期存款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的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则下调20个基点。
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公告,个人定期存款6个月、1年期、2年期的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则下调20个基点。
此外,浙江省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吉林省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宣布下调多个期限存款产品利率,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到20个基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这表明银行的盈利能力面临一定压力,而存款利率的下调是银行应对净息差下行压力的一种方式。银行通过精准调整不同期限存款利率,既维持了短期存款的竞争力,又有效降低了长期负债成本。
今年5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形成市场利率的下行标杆。这种“大型银行先行、中小银行跟进”的调整模式,既避免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恶性竞争,又维护了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从过去几年的存款规模看,中资大型银行仍保持强劲吸储能力。2017年至2022年,各项存款规模从79.31万亿元增至119.24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50%。
自1994年以来,我国存款基准利率经历了从高位到逐步回归的过程。2023年2月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虽已7年未调整,但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已使实际存款收益大幅缩水。
存款利率下调的宏观效应呈现明显双面性。一方面,居民存款收益缩水可能倒逼消费潜力释放,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当前1.75%的三年期定存利率计算,10万元存款年利息较调整前减少100元,这种微观损失若转化为消费增量,或将产生数倍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资金向权益市场、实体经济等领域的转移,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