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金融业迈入深度转型与竞争重构的关键阶段,浦发银行以战略定力锚定航向,凭借数智化转型的前瞻布局与业务生态的协同创新,在上半年再度取得亮眼成绩。
8月27日,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加23.11亿元,增长2.62%;实现利润总额331.38亿元,同比增加29.68亿元,增长9.8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加27.49亿元,增长10.19%。
这份答卷不仅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更以营收利润双增、资产质量优化、战略落地深化的多维突破,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浦发样本”。
“上半年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战略为统领,以‘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为经营主线,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基本面的持续改善,也充分验证了浦发银行战略路径的正确性和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8月28日,在浦发银行召开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行长谢伟如是说。
数智赋能驱动营收利润双升
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持续保持向好势头,交出了营收与利润“双增”的成绩单,不仅延续一季度增长态势,增幅更较一季度分别扩大1.31个和9.1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印证了该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显著成效。
从盈利结构看,利息净收入与非利息净收入协同发力,构建起多元化盈利支撑体系。
上半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583.07亿元,同比增长0.45%,在市场利率波动环境下保持稳健增长;非利息净收入达322.52亿元,同比增幅6.79%,其中其他非利息收益同比增长12.14%,成为拉动盈利增长的重要引擎,彰显出轻资本业务转型的扎实进展。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突破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34.01亿元,增长4.51%,增速明显快于资产总额增速,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负债总额8.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其中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83.49亿元,增幅达8.71%,存款增速显著高于负债总额增速,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上半年业绩增长并非依赖传统路径,而是以数智化赋能实现‘心中有底’的高质量增长。”谢伟明确指出,数智化战略不仅为业务增长注入强劲动能,更构建起风险可控、效率提升的发展闭环,“既保证了业务增速,更让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战略赛道的深度布局,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支撑。中报显示,在“数智化”战略引领下,浦发银行聚焦的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对业绩的贡献度加速释放。上半年,“五大赛道”贷款新增占比高达七成,长三角区域贷款增量占比57%,重点区域已逐步成为贷款投放主力,并保持市场较优水平。
“长三角和上海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浦发银行来说,我们诞生于此,成长于此,我们的基因里面天然对这些区域带着热爱和依恋。”副行长康杰在谈及区域战略时强调,截至目前,浦发银行长三角区域贷款总额2万亿元,占全行总量近36%;存款总额超2.5万亿元,占全行45%,存贷规模均稳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康杰提出,下一步浦发银行将进一步聚合资源,根据“区域化、特色化、差异化经营”战略,为长三角和上海高水平发展提供浦发方案,贡献浦发力量。
从息差管理这一银行业“生命线”来看,浦发银行也展现出较强的应对能力。上半年,该行净息差为1.41%,仅较2024年收窄1个基点,边际表现跑赢行业。
“净息差虽然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是改善净息差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通过主动、前瞻、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实现。”谢伟表示,该行在资产端围绕“五大赛道”优化生息资产结构,抓住市场窗口高效配置资源;在负债端强化存款精细化管理,动态改善存贷配比,同时前瞻预判利率走势,通过发行债券丰富负债品种。
此外,在经营指标向好的同时,浦发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稳步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193.97%,实现连续三年上升后进一步提升,自2016年以来再次突破190%,风险抵御能力达到历史较好水平。
“资产质量的改善,是存量不良资产化解、增量不良资产管控和数字化转型三维发力的结果。”副行长兼总法律顾问崔炳文在业绩说明会上详细拆解了资产质量优化的打法,如数智化转型为风险管控注入“新动能”。
据悉,浦发银行成立了总行级模型管理委员会,并下设模型管理领导小组,形成分层管控的模型治理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新技术有效赋能“五大赛道”业务发展。
抢抓政策机遇布局新增长极
作为银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先行者,浦发银行上半年持续深化数智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以平台、产品、系统的协同创新,构建起“技术赋能业务、业务反哺技术”的良性循环。
在依托“浦惠来了”与“手机银行”两大核心平台上,该行打造“开放引客、互通聚客、进阶营客”的线上用户运营生态。其中上半年“浦惠来了”新增注册用户超百万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突破9000万户,月活跃用户(MAU)达3076万户,用户粘性与运营效率同步提升。
技术的升级更为转型提供“硬核支撑”。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已建成千卡异构算力集群,形成大小模型协同的“浦银智启”模型服务矩阵;同时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超50个标杆应用场景。
面对今年以来频出的促消费政策,浦发银行主动对接政策导向,将金融服务与政策落地深度融合,挖掘新的增长机遇。
副行长张健指出,在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与资本市场扩容带来多重机遇,加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战略支撑,“下半年财富管理将成为全行重点发力方向”。
如针对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张健表示,该行将通过丰富“浦闪贷”产品体验、丰富按揭还款方式、拓展信用卡用卡场景等举措,降低居民融资成本、提升融资便利度;在跨境金融领域上,计划搭建个人跨境增值服务平台,打造差异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品牌,助力客户把握全球化资产配置机遇。
展望下半年,在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基础上,浦发银行明确将“超级平台、超级产品、超级系统”(“三超”)建设作为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抓手,推动战略向纵深落地。
其中,通过超级平台解决客户感知、产品供给和技术迭代的协同问题;通过超级产品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超级系统提升链接市场资源的核心能力。“全行将集中资源给予支持,确保‘三超’建设成为深化数智化战略、落实‘五数’经营模式的关键突破点。”谢伟强调。
这份答卷不仅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更以营收利润双增、资产质量优化、战略落地深化的多维突破,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浦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