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中新网消息,9月11日,郑州航空港区举办全球跨境电商河南产业带供采对接会暨郑州航空港区优质产业用地推介会,吸引1688、亚马逊、TikTok、SHEIN 等全球顶尖电商平台,以及100余家月销售额千万至一亿美元的跨境大卖家携全球订单齐聚,为河南本土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出海”良机。
公开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河南已获批设立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贸易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豫货出海”“海货入豫”通道愈发畅通。
其中,作为河南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区,郑州航空港区近年来持续跑出“出海”加速度。2024年,全区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58.5亿元,同比增长55.6%;今年上半年仍保持高速增长,单量同比增长79.82%。
解读:跨境电商正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2024年货物贸易增速9个百分点,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2%。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其中,河南起步较早,早在2012年,河南省会郑州就与上海、宁波、重庆、杭州等城市一道,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16年1月,郑州又获批设立国家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此后,河南跨境电商一路狂飙,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384亿元增长到2024年2665.5亿元,居全国前列,远高于湖北(679.7亿元)、湖南(545.2亿元)等中部省份,是全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中部引擎”。
其中,郑州作为核心枢纽,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458.8亿元,稳居中部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部跨境电商第一城”。
不过,当地媒体此前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近年来,各省市在跨境电商赛道的竞争愈演愈烈,起步很早的河南出现“掉队”现象。
比如2022年,在商务部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郑州一度由上一年第一档滑落至第二档。从各省份跨境电商综试区数量来看,广东以21个排名第一,山东、江苏、浙江分列二三四名,数量都超过10个,四省均实现地级市综试区全覆盖。中西部省份中,四川已达9个,河南目前仅有7个。
不仅如此,产业融合深度不足,也是河南跨境电商面临的突出问题。郑州师范学院院长张铟此前曾分析指出,河南口岸的跨境电商出口包裹主要来自深圳、浙江、上海等电商业发达地区的跨境电商卖家,河南本地优势出口产业和商品的结合力度不足。
为此,今年以来,河南启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活动,并编制全省跨境电商产业地图,发布包括家具家居、机械制造、工程建材等17个产业类别在内的138家“源头工厂”目录,旨在精准对接供需,推动特色产业带出海。此外,河南还携手山东、浙江、重庆等省市跨境电商协会,推动行业跨区域融合发展,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抱团出海”。
根据此前规划,到2025年,河南跨境电商交易额要突破3000亿元。不久前出台的《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行动计划》则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构建多业态集聚、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融合的产业电商服务新格局。(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