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
很多人可能尚未意识到这一严重性:被丢弃的塑料终将有一天会重新进入人体,成为一种危害健康的全新源头。一项加拿大研究显示,每人每年因食用各类食物而摄入的微塑料颗粒数量高达5万个,约合每周5克,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近日,一项由美国新墨西哥大学领导开展的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该研究显示,过去50年中微塑料污染的指数级增长或令人类大脑成为最大“受害者”。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16年和2024年在新墨西哥州去世的52人的大脑、肝脏和肾脏组织样本,结果发现2024年的大脑组织样本中的微塑料浓度更高,较2016年增加了近50%。
(图源:绿会融媒)
微塑料可以通过饮用水、农作物、海产品以及食品加工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人体。这些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我们用肉眼几乎看不见它们。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初生微塑料(以微米大小生产的塑料材料,如塑料微珠)和次生微塑料(较大塑料碎片物理磨损或光降解的碎片),它们泛存在于环境(包括淡水和海水、沉积物、生物群、土壤和环境空气)以及饮用水和食物中,被认为是新兴的人为颗粒物污染物。
此前,浙江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发表于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的研究中,也 揭示了人体受损组织中的微塑料颗粒水平浓度通常会更高。该研究还显示,微塑料颗粒甚至可能穿过人类肠脑轴和血脑屏障,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发生。
该研究同样激发了微塑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的担忧与关注。鉴于微塑料颗粒在人体组织中的长期影响及其潜在的累积效应尚未明确,迫切需要提出遏制微塑料扩散趋势的策略。除了深入研究微塑料在人体内的积累方式及其对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具体影响外,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最终还需依赖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转变和行为的改变。
(图源:绿会融媒)
相关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生产近4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产量还将增加一倍以上。相对于视觉可及的“白色污染”,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更加隐匿和不可预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人类正在摄入各种各样的微塑料,并且沉积在体内。
(图源:绿会融媒)
减少和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规范塑料生产流程、加强监管机制以及在法律层面上的约束,将成为减少微塑料进入环境和人体的关键。
文/Cherry
审/Tammy
排版/angel
参考资料:
1.塑料微颗粒危机升级,影响大脑健康增加患痴呆症风险
2.人类大脑在累积微塑料!污染程度严重,超肝脏肾脏30倍
重建人与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