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5G地空通信(ATG)航空互联技术体系白皮书1.0-中国移动
报告共计:19页
中国移动5G-ATG航空互联技术体系白皮书核心总结
5G地空通信(5G-ATG)是实现航空宽带接入的关键技术,凭借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优势,为优化客舱服务、提升民航运行效率提供技术支撑,是我国从“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的重要选择。中国移动以“网端协同、空地协同、智能协同”为核心理念,构建端到端5G-ATG技术体系,并牵头相关标准制定,依托4.9GHz试验频率建成西部航线试验网,为商用奠定基础。
航空互联网有星基卫星通信与陆基ATG两种技术路线。国际上欧美采用“ATG+卫星”混合组网,国内因政策与卫星资源限制起步较晚,初期依赖高轨卫星,且应用受限。当前国内航空互联网迎来机遇,市场前景广阔,欧美普及率高而国内不足6%,超60%旅客愿有偿使用机上网联服务;政策持续利好,多部门出台政策推动技术商用;5G-ATG技术优势显著,相较卫星通信,在单机带宽、时延、成本等方面更优,且国内陆域航线占比超80%,适配度高;产业链上下游积极跟进,从设备供应到网络运营再到应用落地,各方协同推进。
5G-ATG端到端网络架构由网络、机载、平台三大系统组成。网络系统含接入网与核心网,机载系统含5G CPE、天线等设备,平台系统则负责运营管理与安全保障。其面临飞机高速移动导致的多普勒频偏、广覆盖需求、高空覆盖空洞、空地干扰、仿真评估难五大挑战。对此,中国移动构建技术体系,通过多级频偏预补偿算法、20ms长周期帧结构、新型AAU站型、航迹追踪动态干扰优化、三维全域评估模型等创新,分别攻克上述难题。
在标准化方面,3GPP R18冻结发布支持5G-ATG的增强技术,CCSA启动相关设备标准立项,民航局推进机载设备适航规范制定。试验进展上,中国移动完成西部航线试验网建设,飞行测试中网络覆盖、速率、时延等性能良好,业务体验接近地面。
未来,中国移动将短期推进5G-ATG国内商用,中长期构建卫星通信能力,目标形成全球领先的航空互联网服务能力。同时,5G-ATG将逐步与地面蜂窝网络、卫星互联网融合,成为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需产业链协同完善标准与认证,探索商业模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5G-ATG与卫星通信技术对比表,更清晰呈现两者在关键指标上的差异?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