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账面上躺着41亿
10月15日,“于东来称胖东来账上有41亿”的话题冲上了热搜,让外界对胖东来的雄厚家底有了直观感知。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是在2025中国超市调改大会上亮出家底的,10月14日他将演讲内容发布在个人社交账号,强调做企业要有社会责任,不能只满足自己家族的私利,不要去做盲目的扩张,并透露,胖东来截至目前没有贷款,账上有41亿元资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炸开了锅,纷纷评论道:“胖东来的家底真厚”“比一些上市公司还要强”“账上41亿元,这是实打实的现金”。
于东来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胖东来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胖东来集团合计销售额已超184亿元,10月集团合计销售额突破11亿元。其中,国庆假期8天,胖东来合计销售额达8.2亿元,日均销售额约1.02亿元。
对比2024年全年169亿元的销售额,胖东来2025年仅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销售额超去年全年的好成绩。在盈利方面,于东来此前曾公开透露,胖东来净利润维持在5%左右。业内据此估算,胖东来2025年净利润有望接近10亿元。
这样的财务数据令人惊叹。毕竟,零售业竞争激烈,许多巨头徘徊在亏损边缘,在此背景下,胖东来能持续保持约5%的净利润率,且净利润能超过很多规模远大于它的全国性上市超市,证明其单店运营效率和盈利质量的水平很高。
不仅如此,如果按照于东来演讲中所说“账上躺着41亿元现金,且没有一分钱贷款”,意味着胖东来构筑起了深厚的“护城河”:在面对市场波动或突发事件时,都具有极强的自我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多名胖东来代购和河南本地人士告诉《财经天下》,自从2023年胖东来引起广泛关注后,2024年、2025年,胖东来的热度持续攀升,人气有增无减。尤其是位于河南许昌的天使城、时代广场、生活广场这三家大型综合商场。
其中,超市业务最为火爆,“里面的自营烘焙、熟食等卖得最好”,一名胖东来代购告诉《财经天下》。胖东来商贸集团官网2025年前9个月的销售数据显示,除超市外,其他表现好的业务依次是珠宝、百货、电器、服饰。
《财经天下》梳理发现,胖东来的自营烘焙与熟食胜在极致产品主义,持续创造爆款,如网红大月饼、芋泥奶酪罐子等,引发全国代购热,有代购单次采购额达30万元;电器与百货严选高性价比品牌,如口碑国货,提供远超市场水平的售后服务,成为高频复购品;珠宝与服饰,主打极致透明与实惠,顾客信任度极高,服饰区甚至直接标注进货价和售价,严控毛利率。
02、强调不能盲目卷规模
胖东来的商业模式挑战了传统零售业的固有逻辑,这从于东来的演讲中可以窥探一二。他表示,员工利益最大化是胖东来的核心价值,在胖东来,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严格控制在6~7小时,加班甚至会受到处罚。
这种“反内卷”的工作制度,带来了更高的人效。不仅如此,胖东来的服务理念同样独具特色,公司设立“委屈奖”,对在工作中受到顾客或供货商辱骂的员工给予经济补偿。公开数据显示,胖东来将利润的95%分给员工,清洁工月薪可达6500元(含分红),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企业崇尚规模为王的时代,于东来却主动为增长设限。早前,他表示,“今年我们规划的销售尽量控制在200亿元以内”。在业内人士宋枫看来,于东来通过这样的表述,希望避免重蹈行业“卷规模赔幸福”的潜在风险。也正因为于东来的这种克制,胖东来才得以深耕区域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
“反对盲目扩张”这一决策背后,也是胖东来对员工幸福的切实保障。在演讲中,于东来强调,销售额如果上升太快,员工就得加班,承担更多压力,这违背了企业的初心。在商品策略上,胖东来同样不走寻常路,其采取低价策略背后,是极致的供应链效率:通过自建仓储物流体系,商品配送效率提升,从而降低综合成本。
胖东来对商品品质的控制还延伸到最上游。例如,为保障食品安全,会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查,并建立可追溯体系。这种深度介入,确保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品质如一,这是普通零售商难以企及的。
胖东来还敢于公开成本细节,如联名白酒就将成本构成详细标注了出来。这种“裸奔式”的坦诚,在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当下,为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得顾客相信,在胖东来购物无需担心品质和价格陷阱。
针对胖东来越活越滋润的原因,曾在某头部商超任职过的陈晓向《财经天下》总结道,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胖东来还保证不会买到假货以及提供高水平服务,这些使得胖东来不光是零售业的标杆,其他行业也将其当作一个旅游景点,来参观打卡体验。它已经不是简单意义的一家超市,是消费者无比信任的品质零售,也是各行各业对标学习的对象。
这并非无稽之谈。陈晓曾接触过一家工厂,这家工厂的一款洗衣液,某头部商超企业曾经卖过,却不温不火。该工厂与胖东来合作后,那款洗衣液却被卖爆了。为什么后来者居上?在陈晓看来,本质是一场关于信任、尊重和真诚的商业实践,是胖东来的商业价值观和运营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正是在消费者无条件为胖东来产品买单中,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了。
03、学习的企业越来越多
与胖东来越活越滋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零售企业陷入营收下滑、亏损加剧的困境。胖东来模式像一面镜子,照见传统商超的不足,也为它们指明了一种可能性:商业的成功可以建立在真诚、信任之上。
最早开始的是步步高、家家悦等商超,它们直接接受胖东来的帮扶调改。声势与规模最大的是永辉超市。就连处在改革旋涡中的大润发也在学习胖东来。“人资、采购、营运都上阵了,人资去学人员管理,采购去看商品管理,营运去学商品陈列。”大润发的一名前员工告诉《财经天下》。
最意想不到的是绿城服务集团等非零售企业,他们组织员工研学,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自身管理。一个愿学,一个愿帮。胖东来对企业的帮扶是务实和深入的。如对永辉超市,胖东来不仅开放商品目录、共享供应链信息,还派出团队现场指导,甚至以成本价供应自有品牌并承担前期物流费用,团队在调改期间自费食宿。
10月13日,在永辉2025新品发布会上,于东来还通过视频形式为永辉站台,其明确认可永辉自学习胖东来模式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学习胖东来模式后,一些企业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永辉超过80%调改店客流实现增长,超过60%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过5年最高值。
步步高成功“摘帽”,业绩扭亏为盈,调改门店销售额和客流激增数倍;家家悦调改门店的客流和销售保持较好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然而,学习胖东来不只是经营策略的调整,而是一场触及企业价值观、利益分配机制和长期主义决心的深度革命。
这些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照搬表象,有的面临财务压力,有的供应链重塑艰难……这也使得一些企业的胖东来模式后继乏力。如中百集团,虽然门店销售额短期显著增长,但目前仍未走出困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13亿~2.9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
总体来说,学习胖东来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能否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的盈利,看似是企业能否攻克利益分配、成本控制和商品力构建这几大核心难题,实则是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从追求规模和短期财报数据,转向真正聚焦于服务好员工与顾客的长期主义。
作为正当红的零售传奇人物,于东来也有自己的烦恼。在演讲中,于东来谈及胖东来目前的排队拥挤情况,他表示,目前的胖东来是怪胎不正常,进门还需要铁栏杆,没办法实现原本的温馨、浪漫。在宋枫看来,于东来将胖东来称为“怪胎”,是一句清醒的自我批判,更是一面映照商业世界的镜子。
“胖东来迟早会回归到原本的状态。”于东来如是强调。
(文中人物陈晓、宋枫为化名)
(作者 | 易浠,编辑 | 吴跃,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